我們首先要明白,史料價值是什麼?靠什麼去衡量?比較的标準是什麼?
簡單而言,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比較:
這一點上,資治通鑒是有天然缺陷的。
二十四史,除去《資治通鑒》沒有記載的《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其他19部史書大概有3000萬字。而《資治通鑒》僅有區區300萬字,僅有24史的十分之一。
有人會問,字數有那麼重要嗎?當然。
司馬光根據自身需要,對史料進行了大幅度的删改。這樣做當然有的時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原始資料可能過于繁雜,來源存疑,甚至彼此矛盾,互相沖突。所以去蕪存精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這裡不讨論司馬光對史料的取舍是否得當,但這樣大幅度的删改,必然導緻大量原始史料的丢失。
我們可以再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删改對史書造成的影響。
對二十四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二十四史并不對應二十四個朝代。有多部史書是重複的。
南北朝既有《魏書》、《周書》、《北齊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還有《南史》、《北史》兩部通史;
唐書同樣有兩部,《舊唐書》、《新唐書》;
五代史也有兩部,《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這又是為何呢?别急,往下看。
《舊唐書》為五代後晉時劉昫張昭遠等編纂,但宋仁宗認為《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于是下令重修,于是在宋祁、歐陽修兩位大儒的主持下,曆經17年,《新唐書》修成。
由于宋祁歐陽修在宋代的赫赫文名,《新唐書》修成之後,《舊唐書》被廢棄。
但後人發現《舊唐書》雖然編纂時存在時間倉促,體例雜亂的毛病,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
我們知道,後晉本身就是個短命王朝,936~947年,一共隻存在了11年,而且這短短的11年,一多半時間還在打仗,主持修史的趙瑩、劉昫又都是宰相,本身就忙的不可開交,在這種局面下,修史的結果是可以想象的。為了成書,編纂者不得不大量摘抄原始史料,根本沒有時間精力去甄别篩選相關資料。這種做法自然使得《舊唐書》存在大量的錯漏。
但正因為如此,《舊唐書》也就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資料,比如诏書、奏折、文章等等。這些宋祁歐陽修們認為啰嗦無用有礙世道人心的原始資料,卻讓後人如獲至寶。
因為這樣的原始資料未經删改,結合後世的考古等等,更有利于複原曆史的原貌。
所以後人就新舊唐書并行。所以你說誰的史料價值更大?無法比較。新舊唐書都是優秀史書的代表。
新舊五代史、南史北史與南北朝的斷代史之間,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各有優勢,也都有自己的缺陷。既然如此,無分軒轾,幹脆就相互印證,都列入正史。
再比如,元代修的《宋史》、《遼史》、《金史》三部史書,由于修纂時,元朝已經岌岌可危,時間又短,僅有兩年左右時間,而宋史又是中國斷代史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将近500萬字,所以元丞相脫脫也顧不得删改提煉,各種原始資料一股腦塞了進去。
所以後人看宋史常有體例不一,前後矛盾等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宋史也是史料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史書。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些朋友會問,修史書似乎也沒什麼難的,不就是抄抄抄嗎?我也會。
有那麼簡單嗎?真不是。
對于三國,許多人隻知道三國演義,有部分人知道《三國志》。但你知道關于三國的史書有多少麼?
據不完全統計,計有《三國志》、《後漢書》、《三國會要》、《漢晉春秋》、《華陽國志》、《魏略》、《九州春秋》、《晉陽秋》、《三國志集解》等二十餘種。
太史公以《史記》留名千古,後世文人誰不想依樣畫葫蘆?
但為什麼隻有陳壽的三國志流傳了下來?因為陳壽的史實最值得推敲,最重要的是,裴松之的注極大的增強了《三國志》的影響力。
裴松之是東晉到南朝宋之間的著名史學家。他的注是三國志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
據史書記載,為了注釋《三國志》,裴松之收集了三國時期的原始材料達一百五十多種。據沈家本統計:
注中引書“經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
注釋比陳壽原文多出三倍。由此許多《三國志》中失載的曆史事實得以保存。
嚴謹的治史态度,使得三國志的可信度大幅度提高。
這一點上,《資治通鑒》是不遑多讓的。後人對司馬光可能有一些诟病,但治學治史的态度,司馬光是無可指責的。
據說司馬光纂寫《資治通鑒》參考的史書多達300餘種,前後耗費将近20年。這部書是一部心血之作,司馬光沒有給他祖宗太史公丢臉。
所以,編史書光抄是不行的,最主要的就是史料的篩選、訂正、組合,得讓史料經得起驗證,邏輯上說得通。而這需要嚴謹的治史治學态度。
總體而言,列入二十四史的史書都符合這個條件,但受限于史家自身的條件,不同史家接觸的史料是不同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二十四史本身也并不在一條水平線上。而司馬光作為大文豪,又做過宰相,接觸的史料自然非常全面。所以在這一點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有先天優勢的。與二十四史相比,《資治通鑒》比其中大部分要強,屬于史書中的上成之作。
- 史家是否客觀
這點非常重要。這一點上最為人诟病的是《魏書》的作者魏收。
魏收有大才,但其所著《魏書》,後人褒貶不一,雖入二十四史,但有穢史之稱。
修史諸人祖宗姻戚多被書錄,飾以美言。收性頗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沒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時論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诏收于尚書省與諸家子孫共加論讨,前後投訴百有馀人
死後魏收甚至被掘墳鞭屍。
司馬光當然不至如此。他雖迂腐,但為人還是很正直的。但不代表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無可指摘。
比如,司馬光為了将《資治通鑒》變成一本标準的帝王教科書,還有篡改史實的毛病。典型的如漢武帝的《輪台罪己诏》。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這是真正的忏悔。但這幾句隻有資治通鑒有記載,很多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司馬光之所以從一本迄今已經不再流傳的野史中摘錄這幾句,是因為他希望他的皇帝也要勇于承認錯誤。所以即使衆多史書都沒有采用這段記載,司馬光卻将其加入了他的版本的《輪台罪己诏》中。
用這幾條标準一套,某部史書的價值幾何,就昭然若揭了。
總體而言,《資治通鑒》是一部優秀的史書,尤其是在斷代史為主流的情況下,這樣一部通史更是難能可貴。與斷代史的紀、傳、表、志體例相比,史料相對分散;《資治通鑒》這種通史更便于了解事實全貌。但删減過多,更需要二十四史加以補充。
兩者各有各的價值,是不可偏廢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