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冬奧會,一起向未來。壬寅虎年春節,乘着冬奧會的東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的熱度持續攀升,這其中,有章丘的事,呂家村黨委書記連夜将冰墩墩、雪容融轉移到村委,登上了抖音熱搜榜榜首;有章丘的人,冬奧會開幕式流下熱淚的戰士,是來自聖井的小夥子闫振;有章丘的設備,給運動員滑雪闆打蠟的雪蠟車是章丘生産;有章丘的技術,神舟制冷助力冬奧“最快的冰”……這都充分展現了章丘是一片敢闖敢創、善作善成的熱土。
近日,冬奧會餐桌上再現章丘元素——由位于章丘的濟南清繡園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選送的“章丘大蔥”。冬奧會對食品安全品質的要求極其嚴格,不僅要100%達到食品安全的通用要求,還要符合食源性興奮劑“零檢出”的特殊要求。章丘大蔥走上冬奧會的餐桌,既是對章丘大蔥綠色、有機、無公害産品品質的極大認同,也是對章丘錘煉認真做事可貴能力的一次鼓舞。究其原因,至少可以用三個關鍵詞去闡釋。
關鍵詞1:一方水土
一方水土養一方産業。章丘大蔥也是如此。據記載,公元前680年左右,大蔥種植傳入章丘,到明代已經名揚全國,成為朝廷貢品,并被明世宗禦封為“蔥中之王”,章丘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蔥之鄉”。幾千年來,章丘大蔥種植從未中斷,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優質農産品的基礎是優質土壤。章丘地處齊魯腹地,境内地貌多樣,自南而北依次為丘陵、平原、黃河灘區,章丘大蔥主要産于中部的平原地區,範圍内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泉水潺潺,生态優美。土壤以褐土中壤為主,有58.8萬畝富硒土壤,占章丘區面積的22.8%,資源得天獨厚,潛力巨大,并且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強,是作物生長的寶貴财富。
章丘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幹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溫差大,有利于大蔥的生長發育。區域内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有利于大蔥光和作用,年平均氣溫12.9℃,無霜期210天左右,自然農耕期長達290天。夜間涼爽,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大蔥積累養分。區域内山泉河湖俱全,水利條件優越,地下水源充足,泉水資源豐富,境内群泉噴湧,百脈泉屬濟南72名泉之一,農田水利設施完善,水質清澈,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
富饒的土地、噴湧的泉水,孕育了以“高大脆白甜”著稱的章丘大蔥。據了解,章丘大蔥主要代表品種是大梧桐和氣煞風。其中“大梧桐”蔥白長80厘米,莖粗4厘米,平均高度150厘米;“氣煞風”因植株相對矮小粗壯、特别抗風抗倒而得名,蔥白長45厘米,莖粗4.5厘米。章丘大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高,不但能增進食欲,還有一定醫療效果。蔥白肥大、細嫩,于淡辣中更多清甜,生吃、涼拌最佳,炒食、調味、配鍋亦好,堪稱蔥中珍品,是人們最喜愛的常備蔬菜之一。章丘大蔥蘸醬就煎餅,是地道的山東風味,尤為廣大群衆喜食。章丘大蔥又是諸多名菜的主要作料:北京烤鴨、紅燒肘子、油炸大腸等,都以大蔥調味;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燒肉、蔥扒魚唇等名菜,則以章丘大蔥為主料;蔥油泥、蔥椒泥、蔥油、蔥椒紹酒等都用章丘大蔥蔥制成的調味品。所以,人們常說,如言山東菜,菜菜不離蔥。
關鍵詞2:科技創新
五谷豐登,不僅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更需要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章丘建成大蔥良種繁育基地,完善工廠化育苗技術體系,開展章丘大蔥良種提純複壯工作,保證章丘大蔥生産用種純正,從根本上保證大蔥品質。目前,提純複壯大梧桐與氣煞風兩個具有高大、抗風優良特性的章丘大蔥品系。建設大蔥種質資源展示平台,發展多家育苗及機械化生産服務公司,為廣大種植戶直接提供優質蔥苗,實現了對章丘大蔥優良品質的普遍性保護,讓一粒粒好蔥種成為蔥農增收緻富的希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标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在種植面積不斷集中、發展方式不斷集約的背景下,章丘推行大蔥種植全程機械化生産,制定落實從良種繁育—種子精選—種子處理—種子丸粒化—機械化播種—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标準化管理—機械化收獲的技術規範,突破了機械化移栽和機械化收獲兩個關鍵點,提高了大蔥種植的現代化水平。建設章丘大蔥智慧農業示範區,實現章丘大蔥生産的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安全與可追溯。
讓科技創新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章丘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合作成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大蔥)産業技術研究院,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為依托,以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大蔥種植戶為關鍵,圍繞大蔥新品種選育、标準化種植、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全程機械化生産、大蔥深加工、品牌建設,打造全産業鍊。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服務,在章丘大蔥生産全過程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支持,按照技術規範指導生産,對育苗及生産田進行“體檢”;開展分級移栽服務,确保“根正苗紅”;開展配方施肥服務,确保大蔥産量與品質俱佳;開展技術指導服務,通過實施高培土栽培技術,确保章丘大蔥在暗環境下蔥白脆甜;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服務,确保章丘大蔥農殘檢測合格率在95%以上;開展機械化生産服務,從大蔥育苗、移栽、培土、收獲等各個環節,推廣機械化生産,提高廣大蔥農生産積極性;開展分級包裝服務,嚴格選擇外觀形象好、順直、無病蟲斑和機械損傷的大蔥進行包裝,确保章丘大蔥銷售質量。
章丘大蔥雖在國内外享有盛譽,但因種植模式單一,一年隻有一季大蔥集中上市,不能滿足市場對章丘大蔥的四季需求。為此,章丘提出“一個品牌、兩區共建、三産融合”的發展思路,以打造章丘大蔥優質品牌為核心,建設章丘大蔥傳統種植保護區和現代生産示範區,推動章丘大蔥特色優勢産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建設章丘大蔥商超直供示範區,布局加工及冷鍊倉儲物流,與盒馬鮮生、凱盛浩豐、銀座、家家悅等簽訂供貨協議,實現天天有鮮蔥上市。建設章丘大蔥出口貿易示範區,與日本丸紅合作打造濟南中日合作綠色循環農業示範區,打通章丘大蔥國際銷售市場,助力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如今,章丘大蔥種植總面積近12萬畝,年産量達到6億公斤,實現年産值近12億元,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章丘大蔥産業正通過科技創新成為帶動當地群衆增收緻富的“硬核”産業。
關鍵詞3:打造品牌
每年初冬,大蔥收獲時節,章丘都會舉辦章丘大蔥文化旅遊節,已經連續舉辦19屆。通過農業專家對大蔥長度、蔥白、蔥重、蔥徑粗度、大蔥品質等指标進行測量評審,評選獎勵大蔥種植狀元、種植大戶、銷售大戶,激發蔥農種植積極性,增強品牌影響力。
獲評中國馳名商标,申報蔥小白、蔥小玉等商标20項,獲大蔥包裝盒、蔥小白、蔥小玉玩偶等3項外觀設計專利……品牌,就是生産力、競争力。章丘借勢借力開展大蔥質量、種植規模、市場銷售等評選和宣傳推介活動,參加全國、省市農産品博覽會,推動章丘大蔥持續走出去,擴大章丘大蔥知名度。2014年,章丘大蔥走進APEC國宴等世界級平台;2020年,章丘大蔥以2.532米的長度獲得“世界最長的蔥”吉尼斯世界紀錄,為章丘大蔥走向世界開具了一張特别通行證;2021年,繡惠街道被授予“山東富硒大蔥第一鎮”稱号,同年的“好品山東——齊魯靈秀地 品牌農産品”推介會澳門站現場,脆嫩可口、蔥白高挑的章丘大蔥深受澳門群衆及采購商的歡迎。
北京全聚德、上海“菜管家”、盒馬鮮生……章丘通過與大型商超餐飲企業戰略合作,讓章丘大蔥走向全國餐桌。與五洲傳播中心物媒國際傳播平台合力打造“鄉村産業物媒”系統,為章丘大蔥搭載物媒碼,消費者掃碼後可看到章丘人文地理物産和章丘大蔥的産品故事、産地故事、産業故事,讓章丘走向世界。與中國網庫合作,建設“中國大蔥産業互聯網總部基地”,開展章丘大蔥系列産品推介,開展大蔥産業招商,為章丘大蔥銷售打開銷路。與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泉韻曆山合作舉辦中國蔥鄉(章丘)青年文創營,以章丘大蔥、龍山小米和高官寨甜瓜三大章丘特色農産品為主要元素進行創意設計,創作“品牌與包裝設計類”、“文化創意産品設計類”、“數字創意設計類”作品171件,目前有30款産品走向市場,為推動章丘特色農産品産業升級和章丘農業特色品牌推廣提供了強大助力。2021年,章丘區域農業公用品牌“龍山農品”正式發布,開啟了依托龍山文化和章丘大蔥,推動章丘農業多元化、品牌化發展的新征程。
章丘對大蔥的眷戀體現在每一處細節,背後是章丘精益求精、認真做事的情懷。曆經2000多年的曆史沉澱,章丘大蔥先後榮獲“中國名牌農産品”、“中國馳名商标”等多項榮譽,章丘大蔥栽培系統被農業農村部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章丘大蔥特優區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章丘大蔥”入選2017中國百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參展農産品金獎。2021年章丘大蔥品牌價值達到52.91億元。
春潮湧動,萬物勃發。如今,章丘正把“認真”銘刻于心、見諸于行,把“創新”融入血脈、鑄入靈魂,在新的趕考之路書寫新的精彩!
(來源:東嶽客)
來源:山東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