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恩格斯論人與自然關系的三重維度

恩格斯論人與自然關系的三重維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21:24:57

胡雲皓

恩格斯論人與自然關系的三重維度(恩格斯論人與自然關系的三重維度)1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蘊含着關于人與自然關系及其方法論原則的豐富闡述,尤其是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運用曆史唯物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着生命、系統和社會三重關聯,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基本面貌與根本原則。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東西”:人與自然之間的生命關聯

在恩格斯看來,自然和社會是世界客觀性存在的兩種基本方式,二者之間具有内在關聯。一方面,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來看,自然相比人和社會都具有優先性地位,是整個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物質前提。另一方面,人通過勞動過程同自然界發生物質變換,從而與其緊密結合成有機整體。人與自然在勞動基礎上的相互作用,展現了二者不可割裂的生命關聯。

首先,自然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人和自然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自然的可持續性構成人類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不僅人的肉體、意識和語言的進化本身是自然演化的結果,而且人的存在樣态也是自然系統的一個有機部分和發展環節。自然也始終規定着人的社會存在。作為社會構成因子的人必須首先同所處環境發生物質交往來維持自身生命存在,甚至社會生産本身就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力量。自然不僅為勞動提供了現成的一般對象,而且提供了生産資料和工具,使人可以通過運用物的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屬性,将自然力作為人的體外勞動器官用于改造特定對象,創造自然界中從來未有的人的生存條件。

其次,勞動是聯結自然運動和社會運動的中介。在任何情況下,人與自然的關系都是以勞動為基礎和中介的生命關聯。從曆史發生的層面看,社會運動是在自然運動的基礎上通過勞動而誕生的過程。以改造自然物質為主要内容的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塑造了人的身體器官,而且使人們在共同的物質活動過程中結成了生産關系,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最終誕生。從現實構成的層面看,勞動是聯系自然和社會的實際紐帶。社會運動是自然運動的結果,它一旦産生就将自然運動包含在自身之中,“正像在生産的第一天一樣,形成産品的原始要素,從而也就是形成資本物質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攜手并進的”。

“我們所接觸到的整個自然界構成一個體系”:人與自然之間的系統關聯‍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運動的基本形式”這一章節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總結了近代自然科學成果,揭示了對象性關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指出任何事物都以對象性的方式存在,有機物的對象性關系是一種維持生命的物質循環關系,另一方面則指出人能夠在同自然界的互動中通過服從和利用自然規律進而不斷掌握、同化自然力,在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過程中将自己同自然的對象性關系發展為一種曆史的現實關系,進而塑造他們同自然之間的價值、實踐和理論複合嵌套的系統關聯。

第一,價值關系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基本關系。“人是唯一能夠掙脫純粹動物狀态的動物——他的正常狀态是一種同他的意識相适應的狀态,是需要他自己來創造的狀态。”作為自然存在物,人首先具有吃、喝、住、穿等一系列維系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而人自身不具有滿足這些需要的現成資料和手段。作為有意識的存在物,人能夠将自己的生命轉化為意志和意識的對象,在心理上産生匮乏感,從而将需要轉化為目的,把身外之物即自然界看作自己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從而創造自己的生存條件。價值就是在人類與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外物的關系中産生的。人類、勞動和價值是系統發生的,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需要及其滿足關系實質上就是價值關系。

第二,實踐關系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首要關系。“勞動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财富。”為了使自然存在物成為滿足人的需要的資料、對象、工具和手段,首先必須占有自然,并改變它的形狀、結構、性質和面貌,而這隻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這是因為,實踐作為人類認識和改造需求對象的積極活動,不僅能夠展示主體的能動性和目的性,而且能夠超出主觀認識的抽象範圍,把主體的價值目标轉化為現實的客觀對象。顯然,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改造和被改造、作用和被作用的實踐關系,并且這種改造和作用必須以尊重、保護自然為前提,否則就不能取得活動的預期效果,因而實踐同樣是實現生态價值的手段。

第三,理論關系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重要關系。“人離開動物越遠,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就越帶有經過事先思考的、有計劃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為取向的行為的特征。”人不僅在感性實踐中,而且在思維運動中确證和表現自己與自然的關系。不僅人腦和感覺器官的發育、意識和語言的形成,都是自然界長期演化的結果,而且意識的認識活動實際上是對自然界的能動反映,“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隻要它們被正确地認識,必然是互相一緻的”。顯然,人與自然之間具有反映和被反映、認識和被認識的理論關系。當意識不能正确反映自然規律時,實踐就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标,甚至還有可能成為一種破壞自然和社會關系的力量。因此,必須在理論上确認人與自然的系統性生态關系。

“他們活動的結果隻能和地球的普遍滅亡一起消失”:人與自然之間的社會關聯‍

任何勞動都是社會性勞動,它促使自然系統的結構、性質、面貌和發展趨向等發生巨大轉變,由此形成原初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三個部分有機構成的複合整體,呈現着人與自然之間的社會關聯。

第一,自然進化存在社會動因。勞動的對象化是實現、确證和改造人與自然關系的關鍵力量,不僅将社會運動從一般自然運動中區别出來,賦予社會運動以特殊的發展規律和特征,而且推動主體人和客體自然的新進化,在自然界中打下了人的意志印記,促進自然真正地成為人的另一個無機身體。在這一過程中,對象化活動不僅将人的需求目的、價值判斷、道德選擇和審美情趣投射到自然界,成為促進自然進化的價值動因,而且使得人與自然之間可以持續進行物料、信息和能量的交換,推動實體自然日益向人生成,是自然進化的實踐動因。此外,對象化活動作為意識對自然的能動反映,是推動自然進化的理論動因,特别是自然科學構成了人類把握自然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論方式。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在更深層次上運用自然力,使得自然日益成為人确證和實現自己個性的對象,日益成為人自身。

第二,自然系統擁有複合結構。在社會運動的作用下,自然系統已經成為原初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三個部分有機結合的整體。原初自然作為第一自然,是具有優先性的自在自然。物質世界的演化是一個自我創造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從而始終存在着一個先于和獨立于人的自然界。人化自然作為第二自然,是作為“為我之物”的自然。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以勞動作用于他的身外自然,不僅促使人本體蘊含的個性和潛能發揮出來,而且改變着自身所占有和控制的自然生态,開啟人在體内和體外兩個方面的進化。人工自然作為第三自然,是作為“我為之物”的自然新樣态。通過勞動,人運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不斷創造出人工物品和人工環境,形成自然界中沒有人的參與就絕不會發生的、适宜人自己的生存條件,從而真正為自然系統的進化提供嶄新可能。

第三,自然進化具有辯證方向。首先,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構成決定着自然進化的客觀必然性。原初自然的客觀實在性通過人的對象化活動延伸到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中,人隻能改變物質形式而不能創造和消滅物質及其運動,從而不能改變自然的優先性。其次,人與自然關系的社會構成呈現出自然進化的能動選擇性。人通過勞動把目的性因素注入原初自然來改變物質的自在樣态,使第一自然逐漸轉化為體現人的意志、滿足其需要的為我之物,體現出自然系統進化方向的選擇性特征。最後,人與自然關系的複合構成呈現出自然進化的辯證發展性。隻有在社會的基座上,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展開;隻有在人與自然的交往活動領域中,人、自然和社會的封閉性才被打破,三者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從而開啟新的進化階段和方向,形成一種綜合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社會生态運動規律。

綜上,恩格斯通過對象化勞動确證了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物質變換意義上的生命關聯,同時也是二者之間價值、實踐和理論關系複合嵌套的系統關聯,以及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辯證統一的社會生态關聯。因此,必須自覺預見和控制人的對象化活動及其後果,将生态化原則貫穿于建構人與自然關系全過程,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真正從價值理想走向實際選擇。

end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研基金項目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