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

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1:21:24

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唐代之前,我國的農書如漢代的《氾勝之書》、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等大多是描述黃河流域農業生産的著作到了宋代,江南農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一部講述江南農耕技術的農書來指導當地的農業生産,陳旉的《農書》應運而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有人出了一本南方農業生産)1

農業生産技術基本知識老書上下冊

唐代之前,我國的農書如漢代的《氾勝之書》、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等大多是描述黃河流域農業生産的著作。到了宋代,江南農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一部講述江南農耕技術的農書來指導當地的農業生産,陳旉的《農書》應運而生。

陳旉是南宋最具影響力的農學家之一,他出生于北宋熙甯九年,雖然熟讀諸子百家之書,但并不熱衷于仕途,反而對種藥治圃非常感興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隐居西山,以種植藥材和莊稼為生,自稱為“西山隐居全真子”。在勞作的同時,他對前人和當時百姓的生産經驗進行總結,并對這些經驗進行了實踐檢驗,把那些有用的、可行的記錄下來,著成《農書》一書。

陳旉所著的《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專談南方農業的著作,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12篇,論述了土地的耕作以及農作物的種植;中卷3篇,記述了牛的飼養、管理以及疾病防治;下卷5篇,記載了種桑養蠶的技術。三卷合一,既各成體系,又相互聯系。該書在土壤的利用和改造、水稻種植栽培、牛的飼養與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有科學價值的觀點,為我國農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少新貢獻。

在土壤的利用與改造方面,陳旉提出了兩個觀點,一是認為土壤有肥有瘠,但隻要進行正确的治理,都可以種植莊稼,并獲得好收成;二是通過施肥,可以使“地力常新壯”,也就是讓土壤保持肥力甚至更加旺盛。糞肥是改變土壤肥力的關鍵因素,陳旉在著作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來探讨制肥和施肥的問題,提出了4種較新的制肥方法:一是火糞,把垃圾、燒過的草木灰、糠秕、殘莖落葉等堆聚起來,燒成焦灰。二是堆糞,把芝麻榨油後的餅渣搗碎,加上土,經過發酵制成肥料。三是漚糞,在廚房地下挖一個深坑,砌上磚使其不漏,把舂米時收集起來的谷殼,腐敗的莖葉,以及洗碗水、淘米水等放入池中漚漬成肥。四是屋糞,在住處旁專門建一個糞屋來儲肥,屋内挖深池,砌上磚壁,屋外搭建屋檐,避免風雨損傷糞的肥力。這些制肥的辦法,有一些現在仍在使用。

在施肥技術上,陳旉也有獨特見解,這些見解可以總結為3點,第一是用糞治地就像用藥治病,要“對症下藥”,不同的土壤、莊稼要施不同的肥;第二是要追肥,比如種桑應該追2次肥,苎麻應該追3次以上;第三是可以一肥多效,比如在桑樹下種苎麻,對苎麻施肥,桑樹也能夠獲益。

作為專門講述南方農業生産經驗的專著,水稻種植栽培是陳旉《農書》的重要内容。陳旉認為水稻種植應從整地開始,他将田地分為了旱田、晚稻田、山川田、平坦地,分别論述了這4種田地的整理技術。比如對旱地,他主張收獲之後,翻耕、整地後施肥,再種上小麥、大豆、蔬菜等,既能使土地更加肥沃,又能多收一次蔬菜;對晚稻田,陳旉認為因為收獲時間晚,來不及種麥豆蔬菜,則應該等到春天再翻耕,這時晚稻柔韌的根、莖已經腐爛,更容易翻耕,也更節省牛力。

整地之後,就應該育苗。陳旉認為隻有秧苗強壯,才能獲得好收成。而對于如何培育強壯的秧苗,他主張“種之以時,擇地得宜,用糞得理”,也就是選好秧田,适時播種,施足基肥培壯秧苗。在此基礎上,還要時時對其修理整治,不要讓秧苗遭受水災、旱災和蟲災。秧苗長出來之後,就涉及用水技術。對此,陳旉主張深淺得宜,他認為水太淺田地就會幹裂,太深則會淹沒秧苗使其枯萎變黃,而在刮風、下雨、晴天的用水也各有不同,當暴風來臨之時,需要放幹水,避免風大吹水,将秧苗聚攏到一起;下大雨的時候,反而應該增加水量,避免暴雨将谷根掀起;晴天,則應該淺水,讓太陽将其曬暖。這些控水的方法都是很合理的。

禾苗長到一定程度,要進行中耕除草。陳旉提出,耘除的草要深埋在稻根下,使其腐爛肥田。不同的季節除草的時間和頻率也有所區别,夏天草長勢迅猛,應勤于除草;秋天要在水稻出穗前除草,才能不讓雜草傳種;冬天也應該犁田,使雜草翻入土中腐爛。

在關于耕牛方面,陳旉的《農書》是較早系統論述以江南水牛為主的耕牛相關知識的著作。陳旉強調了牛在農業生産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在農業生産中“牛之功多于馬”的觀點,這在農書中屬于首次。而對于如何養好牛,陳旉認為對牛要有“愛重之心”,在這個基礎上,遵守“順時調适”的飼養管理總則,根據季節、冷熱的不同來改變養牛的方式,比如冬天,陳草腐朽,新草未生,應該把幹淨的稿草鍘細,和上麥麸、谷糠或豆子,再加少許水使其微濕,用來喂牛;而在草木茂盛的春夏,放牧的時候應該先給牛喝水,再讓它吃草,避免牛肚脹,在晚上,則應該用鮮草與鍘細的稿草和勻來喂牛。而在使役方面,要以不能使牛太勞累為主要原則去愛護調養它,方能使其血氣常壯。牛生病之後,則要首先弄清楚病因,再對症下藥,方能治愈。

陳旉的《農書》在土地利用、農業經營、蠶桑等方面也都提出了不少有科學價值的看法。陳旉完成這部農書的時候,已經74歲了,他聽說真州(今江蘇儀征)知州洪興祖提倡農業生産,就贈送了他一部書稿,洪興祖讀了之後大為贊賞,把書稿交付所屬各縣刻印成書,廣為流傳。但陳旉看到成書之後,卻發現書中有不少刊印錯誤,他擔心這樣的書不僅不能指導農民務農,反而會誤農、坑農,于是把書稿又抄寫了一遍,并為其寫了跋,等待重印,這一年他已是80歲高齡,陳旉這種嚴謹實在的治學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陳 靜 作者系濟南中華文化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講師】

來源: 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