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寫景的古詩詞有什麼?大多數人的腦海裡都會冒出一句:“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序》是我們在中學時代就了解的經典之作,即使工作很多年,也記憶猶新。
但是你知道嗎,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氣勢恢宏,是因為773字的文章中,使用了40個成語。
因為運用的成語很多,王勃前段時間還在網絡上火了一把,被網友譽為“成語男神”。
王勃畫像 圖片源自網絡
王勃14歲就能夠如此自如地運用成語,寫出這樣流傳千古的文章。周圍的人都驚歎“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
不光是古人,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仍然很羨慕那些出口成章,靈活運用成語的人。
主持人董卿,近兩年轉型制作人。為觀衆送上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刷屏級文化節目。她本人也曾因為成語使用被大衆廣泛關注。
在一次春晚的主持中,她用“粉墨登場”“餘音繞梁”來形容戲曲演唱。有人認為董卿在此處不應該使用“粉墨登場”,但後被專家證實,這樣的表述并沒有問題。
董卿因此獲得了大家的好評,更被評為有格局、有知識的大女人。
圖片源自網絡
成語用的不恰當,也成為很多名人的“槽點”。台灣藝人郭雪芙曾在新電影宣傳中說:“希望大家可以以訛傳訛,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進去看電影。”這裡的“以訛傳訛”用得實在是讓人尴尬……
由此可見,在日常交流中用好成語,會讓我們的表達更加準确優雅。在重要場合,隻用短短4字成語,就會讓語言擲地有聲,讓談話更加精彩。
但是作為離開學校多年的上班族,很多成語的用法已經忘記了,在日常表達中也因為怕鬧笑話,不敢随意使用成語。
大人對成語的意思都搞不明白,看到孩子試卷中的成語題,就更是壓力山大。給孩子輔導成語題目,自己還要先搜索釋義。即使如此,當孩子再問得深入一點,可能就答不上來了。
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快速提高大人的成語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孩子不用死記硬背,在搞定考試題的同時,将成語運用到日常表達中?
前一段時間,十點君推薦了一套 《王立群智解成語》系列。這是一套非常适合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不僅是孩子的成語“啟蒙書”,更是家長提升自我表達的“工具書”。
《王立群智解成語》
▼
有讀者反饋說:“送給孩子這套書,相當于同時擁有了成語書、曆史書、哲學書……”在書中,王立群老師不僅為大家解釋成語的意思,更利用自己深厚的曆史文化知識,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讓讀者了解傳統文化和古人的大智慧。
這套書包含着生動的史實故事:“舉鼎絕膑”背後,是秦武王争強好勝的曆史典故,“胯下之辱”背後,更是韓信審時度勢的氣度。
這套書包含着五千年的大智慧:知道了“禍從口出”、“過猶不及”的曆史典故,就能夠知古鑒今,懂得說話也是一門藝術。
這套書包含着為人處世的道理:了解“立木為信”、“食言而肥”,就懂得了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能夠更加自如的面對與他人的溝通相處。
通過閱讀這套書,孩子能夠在不知不覺中熟練地掌握成語知識;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更好的輔導孩子,更可以增長見識,在社交場合裡表達得更加準确、得體、高雅。
最懂成語魅力的文學大師
用講故事的方式解讀難懂的文化
王立群老師授課24載,從講師到教授再博導,他在《百家講壇》講史記,被大家譽為“百家講壇最學術的主講人”。
去青歌賽做評委,去《中華百家姓》做嘉賓,也是大熱的《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他精辟幽默的點評更是俘獲了一大批粉絲。
在解讀傳統經典時,他會找到和觀衆、讀者最為接近的切口,一點點不斷延伸,娓娓道來,把有意思的故事中融入曆史、文學、成語中,讀者很容易就能記住。
解讀《史記》時,他以帝王将相為出發點,以其為主要脈絡,将其一生所經曆的許多的事件排列起來,再穿插進其他重要人物的生平,一下子就可把一整個時代的重點梳理得清清楚楚。
圖片來源自網絡
解讀詩詞時,他很擅長把難懂的詩詞與簡單的當代流行語相結合。
例如在《中國詩詞大會》點評曹操的《短歌行》時,王立群說:“這首詩抒發了一種苦悶心境,其實一句話概括就是‘寶寶心裡苦啊’。”幽默有趣的表達,讓大家會心一笑。
可以說幽默有趣、通俗易懂就是王立群老師作品的特點。
這一點在解讀成語的時候,表現得尤為明顯。
王立群說:“有不少成語我們能脫口而出,但卻不知它出自何處;有些成語我們或經常引用,但卻說不清楚它的演變;還有的成語我們行走在大街小巷或随時都能看到,但卻不明白它背後隐藏的感人故事。”
所以,他專門為讀者寫了《王立群智解成語》(新版)。讓讀者在古人有趣的小故事裡,不知不覺将成語融會貫通、熟記于心。
王老師介紹說,《王立群智解成語》這套書,用市面上少有的方式,把成語和曆史、文學結合起來,用一組一組的成語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來進行解讀。通過閱讀,能夠讓大家更好的學以緻用。
時下熱點加上古代經典
成語也可以這麼有趣
成語的學習不能靠死記硬背,但當你發現每個成語背後還有這麼多有趣小故事,學習的興趣就會被極大地提高。
比如解讀“呆若木雞”時,王立群老師先為我們講述了它在典故中的原意:周宣王是一位鬥雞迷,特意聘請了專家來訓練鬥雞。當完成訓練後,雖然這隻雞看上去呆頭呆腦,但别的雞看到他,沒有敢和它鬥的。
“呆若木雞”原本沒有任何貶義的成分,但在今天,他更多的是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呆頭呆腦,癡傻發愣的樣子。和原來的意義發生了180°的轉變。
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和使用這個成語,王立群老師舉了馬雲的例子:1995年年初,馬雲在美國首次接觸了互聯網。雖然對電腦一竅不通,但因為對新生事物的敏銳感知,他立刻察覺到這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勢。回國之後立即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中國黃頁……
試想一下,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不能迅速感知社會趨勢,還會有美好的未來嗎?要對新生事物敏感,“呆若木雞”是不行的。抓住了趨勢,就是抓住了未來。
利用時下熱點和古代的經典故事的結合,原本幹巴巴的四字漢語變得豐富起來,孩子學起來興趣滿滿,也就更有助于理解和記憶。
與當代實際生活完美融合
學習成語的絕佳範本
《王立群智解成語》系列為讀者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學習成語的方法,通過一則則成語娓娓道來人生的哲學、相夫教子的技巧、為人處世的學問等,将學術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結合,讓學習成語變成一件簡單而又有趣的事情。
全書一共有四本,每本所闡述的内容都不一樣,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完美剖析當代社會熱點,還能學到大量的曆史知識,收藏和閱讀的價值也特别高。
在成語中解讀社會熱點
《成語1》《成語2》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熱點,比如婚姻、老齡化、醫患關系等,既介紹了成語背後的故事,又闡發新意、新解,内容精彩,可讀性頗高。
其中《成語1》還入選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
我們都知道近幾年的醫患相殘事件此起彼伏,一次次将醫生、醫院推到輿論的風尖浪口。
在《成語2》第六章的“醫患之殇”,就針對這些現象用漢語成語表達出來,比如說醫生要有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那就要做到“懸壺濟世”;
而病人也要清楚當“病入骨髓”時,因為醫生并不是百治百效的神人,而可怕的醫患沖突,之後隻是讓醫生和病人都“兩敗俱傷”,實在沒有必要。
在這些我們熟悉的社會事件裡,無形中就将漢語成語融入其中,讓讀者一下就能明白這些漢語成語的意思。
在成語中尋覓愛情的軌迹
《成語3》共十五章,書中的主要内容是愛情。從遇見互相吸引到戀愛,再到遇見種種阻礙,再到婚姻、白首相老,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的結晶——成語中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描述。
美好的初戀,就是“情窦初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侶,就是為了待你長發及腰,迎娶你回家……完美地将現代流行語用漢語成語表達了出來,頗為有趣。
通過對成語的講解,對愛情以及相處之道進行剖析,也讓我們對愛情産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成語中窺探為官之道
《成語4》圍繞反腐倡廉這個中心,結合當下社會現實,分析了貪腐的主要表現,思考了貪腐是如何産生,又是如何治理的過程,頗具現實意義。
通過王立群老師别開生面的講解,讀者能夠自覺聯想到這些熱點,将漢語成語真真正正地掌握下來。
裝幀和内文版式設計很用心
孩子、家長、老人都能看
正如我們看到的,這套書不僅具有知識性、可讀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無論是懂成語或不懂成語的人群,都很适合閱讀這套書,尤其是家長和學生。
學生閱讀這套書,會慢慢愛上成語學習,也會對中國曆史産生新的興趣,說話引經據典,甚至加強學習能力。
家長們閱讀這套書,可以提升在交談中的自我表達能力;更可以将自己在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引導孩子愛上傳統經典。
當孩子問你什麼是“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的時候,書裡會告訴你該如何解答。
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感受書中成語的魅力和趣味。慢慢地,家長自己可以糾正很多過去對成語的錯誤理解,孩子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也會更加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
如果你個人也很喜歡傳統文化,這套書就更不能錯過了,它可以增加文史知識、也可以作為你休閑時的輕松讀物。
每本書的扉頁上都有王立群老師的簽章。每一本書,都精選了一種鮮活的顔色,這套書放在一起的時候,也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随書附贈4個書簽和一本筆記本,上面附有王立群老師的成語學習心得,筆記本上還有精美插圖。
内文版式設計上,字号較大,看起來不費力,即便是家裡的老人也很方便閱讀。
每章的内容相對獨立,适合碎片化閱讀,開本大小适中,易于攜帶,随時随地都能翻閱。
成語是曆史的縮影,濃縮了傳統文化的結晶。成語是一扇窗口,可以帶領我們共同領略漢語文化的無窮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習成語,是成人告别網絡化的語言,讓自我表達更優雅的捷徑,也是孩子掌握曆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的啟蒙。
廣泛閱讀經典,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更能夠讓我們在生活中擁有大智慧,大格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