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 他是中國學堂詩的鼻祖;他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他年少成名,詩詞歌賦音律、金石篆刻書藝、丹青文學戲劇無一不精,中年皈依佛門,一洗鉛華,笃志苦行,終成一代律宗大師;他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于作事,必克己謹嚴,要做到極緻;于生活,應戒絕奢華,一切從簡。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處須住。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争。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版權說明】圖文整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