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 3 月中旬,俗話說「春困秋乏」,天氣一熱,伴随人們的是将是「春困」。
「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夠」,想必是屏幕前打工人的日常狀态。再加上春困,早上按時起床,就成了打工人的一大挑戰。
話說 iPhone 的鬧鐘功能可謂「強大」,如果你設置了鬧鐘不去管它,它能給你響到天荒地老。
在這個睡意正酣的關鍵節點,相信大家都想賴一會兒床,這個時候 iPhone 的「稍後提醒」功能就派上了用場。
當 iPhone 鬧鈴響起,點擊「稍後提醒」, iPhone 鬧鐘将會進入「9 分鐘」倒計時,時間一到會再次響起。
如果你不關掉稍後提醒功能,iPhone鬧鐘将在一整天裡,每隔 9 分鐘就會響一次,永遠不會停止,想想那個酸爽勁兒。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小夥伴發現了問題。
為什麼 iPhone 鬧鐘的稍後提醒是奇怪的 9 分鐘,而不是通用的 5 分鐘、10 分鐘呢?
果同學有必要為各位同學科普一下了。
話說很久以前,也就是齒輪鐘表年代,那時的鬧鐘并不人性化,因為鬧鐘隻能響一次,在被叫醒之後,人們隻有兩個選擇:立刻起床和睡過頭。
這是打工人萬萬不能忍受的,這樣還怎麼賴床呢?
因此,在 1956 年,一個具有「再睡一會」功能的鬧鐘,被通用電氣公司設計了出來,它被命名為 Snooze-Alarm (Snooze 是小睡、打盹、打瞌睡的意思 )。
這是世界上第一款,擁有「稍後提醒」功能的鬧鐘,在當時,它也被被稱為「最具有人情味兒的鬧鐘」。
正是這枚鬧鐘,将人們的賴床時間設計成了 9 分鐘,讓人們開啟了心安理得的「賴床時代」。
究其原因,其實并不複雜。
在 Snooze-Alarm 被發明的時候,鬧鐘的齒輪标準已經完成了标準化。因此,新增加的 Snooze 功能需要與現有的齒輪齧合。
問題就出在這裡,已有齒輪的構造,無法将小睡時間精确到 10 分鐘整,隻能是 9 分 3 秒,或者 10 分 43 秒。
設計師考慮到,如果間隔大于 10 分鐘,人們很可能會睡過頭,因此 9 分鐘比較合适。
其次,這款鬧鐘被設計出來,自然要考慮到銷量,而「再睡不到 10 分鐘」是一個很好的賣點,聽起來更人性化,也更有利于營銷。
而如今的手機鬧鐘,不再有種種限制,你可以随意設置鬧鐘時間。
但iPhone 搭載的 iOS 系統以簡潔為核心,因此「稍後提醒」功能隻提供了固定的 9 分鐘,這也是蘋果設計師向前輩緻敬的一個傳統。
還有另一種生物學說法。
實驗證明,當一個人賴床 9 分鐘,大腦很可能會進入「深度睡眠」,這個時候自然要及時叫醒,不然肯定會患上「起床困難症」。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有沒有被科普到呢?歡迎評論區交流哦~
想了解更多關于蘋果設備的使用知識與技巧以及查詢保修,可以關注我的qiguojiang001(奇果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