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再來整體描述一下群标簽。
群标簽劃分出來的客戶群,會多次的被對比,并發現其沖突的地方,這個查找分群的過程就是标簽為我們提供的能力。
我們經常能感知到電商的千人千面,這是基于中心化流量的數據能力,但我們的終端門店是分布式流量,在我們的終端門店數量成百上千家時,你會發現差異還是很大的,銷售能力,周轉天數,品類都不一樣。銷售最好的門店也有弱勢品類,再差的門店也有強勢品類,這就要求我們做商品企劃的個性化。
但是我們也應該有清醒地認識,如果我們能洞察每個客戶的差異,我們是否有能力針對每個門店實施一套運營策略?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所謂的千店千面需要我們再次抽象一下,站在群店的角度運營,我們把他叫做店群企劃,店群企劃就是根據特征分組,包括門店特征,用戶特征,品類特征,門店特征包括地區類型(如商業區,居民區,工業區,城鄉結合部),門店面積,門店銷售情況用戶特征包括年齡,性别,人口,收入,教育等品類特征主要指品類銷售指數來界定品類在門店的适賣度來劃分店群。
店群企劃的好處是可以提升計劃精準度,而操作複雜度隻會适度上升,這才是我們要的可落地方案。
這裡我們提出一個具體思路,大家可嘗試性的使用。
第一步:我們先設定門店的周轉天數
第二步:結合門店面積兩組數據,進行初步的劃分店群,我們稱作靜态劃分因為這兩組數據相對固定
第三步:再結合門店銷售品類結構占比差異和品類銷售指數這兩個可變性大的數據進行動态劃分。就可以得到某時間點針對不同的品類劃分出不同的店群。
我附上了一張圖來做個說明,這個圖的橫軸是店鋪面積,豎軸是銷售數據(由周轉天數得到),所有的點代表我們的門店群體,大家可以看到如圖所示的一個大概分布,這就是做了一個靜态分布圖,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數據來将客戶劃分幾個店群,比如,你要劃分4個店群來運營,就可以橫切一刀,豎切一刀來完成劃分,但這個不是最終結果,我們還要落實到品類上進行動态組合才能得到一個反映當前情況的動态店群。而動态部分就需要品類結構數據和品類銷售指數,這些數據處理需要一定公式支持,這裡就不做細化了。
總之,這樣劃分後,我們得到的就是針對這段時期,客戶品類運營的洞察數據,我們在結合活動方案就可以針對性運營這批客戶。
這裡還要注意,針對門店壓貨嚴重會影響實際周轉天數的數據,還需要我們經銷商盡可能提高觸達頻次來優化服務。另外,靜态的數據(如:門店面積)要季度性調整,動态數據則需要實時更新,因此這部分的計算最好交給信息化産品來完成。
最後,我再來陳述一下本文的邏輯思路,首先從我們的業務存在不精細的因素,引出需要我們更加了解用戶,做用戶分群,分群過程需要老闆的經驗和部分模型計算實現,可落地方案有銷售 面積 品類占比的店群劃分,最終用标簽化的數據進行歸類标注,并将活動策劃案應用到這部分客戶身上,實現運營效果的驗證,再進行優化修改,這就是一個運營閉環。
本文觀點有其欠缺性,我們也在積極的嘗試與驗證,誠邀大家參與到落地方案的研讨中來,出謀劃策,共同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