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02:57:25

陶淵明的菊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魏晉時候的陶淵明,對後世的影響相當大。其實按照他做官的職位來講,最大的官大約是彭澤縣令。但是做了不到一百天,此時大約53歲,有資料是40歲。古代的人勞苦,壽命短促,無論是53歲還是40歲,這都是人生的中年。此時他做了生命最重要的決定,回家,直到生命的終結。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1

黃菊花背景, 秋花花束。泰國

所謂的隐士,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所有在農村和山林的人都可稱為隐士。隐士的前提,是,首先你是讀書人,其次,你在仕途上有一定成就,三你逆行于這世界的正常規則,比如讀書考學做官是正常的路徑,普通手工業者有立足這世界的手藝個根本。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陶淵明的隐士是後人追封的,而且比較牽強。

第一,他的官職不高,或者就算是有建樹,但是沒有相關記錄,南山四皓,首先他們是曾經輔佐太子的大儒,後來歸隐山中,可以稱為隐士。

第二,他的辭官,也許有着和這世界格格不入的倦怠,但也有家庭原因。

第三,他熱愛鄉土生活,在中晚年後猶勝,他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農民,和土地田園打交道,辛苦,清貧,并且安于這種生活。

這正是陶淵明值得稱道的地方。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2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陶淵明是生長在地主家庭的,而且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同時積累了一些土地。陶淵明最正常的人生路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裡讀書,然後根據父輩和自己交遊的狀态順利進入仕途。他的童年十分優裕和寬松,正是這種寬松,發展他有自在的天性,專注于山川自然的審美,如同千年之後曹雪芹有着衣食無憂對自然靈動的審美。

但是這樣的狀态,随着父親在八歲的死亡而中斷。他之後的路,接受儒家教育,志在四方。這是年輕人正常的沖刺社會。但由于父親的早亡,他的仕途變得坎坷。一是,不可能有既定的平台給他,第二,小官吏無論從精神還是世間,都是受到等級社會的剝削和壓榨的。許多人終其一生沒有退路,奮勇向前,應對複雜多變的仕途,隻為生存下來。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3

但顯然陶淵明不做官,并非是為了普通的被剝削的農民,他的底氣來自另一方面。

一,他家裡還有世代可供耕耘的田地。

二,他從小的聰慧,在于掌握了必要的農業知識。

三,發自天然的鄉情和土地觀念。

有人說陶淵明是大地主,或者他祖父和父輩是,但是到了他這裡,他屬于有地的非受雇别人的農民。土地不大但是也不少。從後期的實際生活來看,他是把自己當做了農民,融入了這塊土地。

這首标明《飲酒》的菊花詩,是在剛剛回到家園的作品。此時他擺脫了仕途的進取,轉而尋求久違的童年的安甯。一個人中年之後的返璞歸真。秋天的野菊花開滿籬笆,用這個季節的菊花釀酒,擡頭可以看到遠山風景。但這也不是世外桃源,這裡離城市并不遙遠,這也正是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起碼有重大的事件和消息,他是知道的。人的安穩取決于環境的安穩。至少這個時期,沒有兵荒馬亂,如果欲望不多,是一個介于城市和遙遠山區的遠郊,最合适過安穩的日子。

陶淵明當然有所底氣和笑傲。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4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觞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複得此生。 “陶淵明《和郭主簿》

這又是一年秋天,菊花又開了,陶淵明的菊花經過人工栽培,當然有着更鮮亮的顔色,這裡并非窮鄉僻壤,用菊花釀菊花酒早已經成為風俗,所以陶淵明的菊花應該是優選野生品種,或者也有來自城市培植的佳苗。

他在這裡招待主簿以及還有一些交好的地方官員,而他自己又總有酒,證明土地帶給他是相對的富庶和安定。但從他招待客人的随意和率真,這種富庶是有限的,沒有婢女幫忙斟酒,是家常朋友的對飲,雖然有地方叫做軒,是一個普通木頭做的亭子更說得過去。

而他還有五個子女。

陶淵明此時的生活,其實已經徹底農民化了。他在被窗下種下秋天的葵,在南邊的土地上種下禾苗,有客人來時,讓妻子抱着孩子,一起和客人登高遠遊,這是農民的質樸。主要的時間都花在耕耘,收獲,其中自然有着艱辛。也有着農民似的生死觀,”死去何所懼,托體同山阿。“

正是如此的達觀,和土地上的生命同呼吸,共命運,所以讓他去做官僚和層級管理,是與精神世界相沖突的。他此時是道家似的融入自然,而非儒家的建功立業。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5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陶淵明。

這首詩用菊花自寫,芬芳的菊花開在了樹林邊,有青山陪着,如此傲然的姿态,它是霜雪中的英雄。

這其實是一種生命觀。陶淵明在世路上的坎坷,見證了仕途不是他的願望,而秋菊雖然臨霜,它卻是找到了自己世間的位置。

無論世人如何評價陶淵明,他是一個在中年之後定位了自己,并接受命運的人,他不像隐士,更像是腳踏實地,回歸土地的農民。

當然,前提是他有一定可以耕種的土地,第二,他有做農民的内心,第三,他願意吃苦。

後人拔高了他的傲然,所謂不與世俗合作。但是,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醉心土地和田園,我看到的是熱愛。而很多人隻把田園作為遙遠的詩和遠方,是吃不了陶淵明的苦。

他的偉大不是詩裡美景,是身體力行,過自己願望的生活。因此他成為很難超越的标杆。

從詩詞中看陶淵明的歸隐生活(讀陶淵明三首菊花詩)6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