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上門拜訪親朋好友的時候,都要進行隆重的家宴款待,合家老少及分家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産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曆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分析、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産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後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種玉米,完成這些工作後,迎來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竈”(農曆二月二日)那天,天剛亮,人們(主要是婦女)争先恐後擔着蠟燭、香、葷菜、糯飯、三生去祭拜“竈王”,祈禱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生産豐收。小一輩,地裡種下甘蔗,撒種水稻種子。待禾苗長大,抓緊時間進行春耕的所有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較繁重、緊張,人們都是互相幫助插田的事情。作物即将成熟可以收割時,一般由老人決定什麼時候收割,小一輩不得多言。夏收時,各種雞鴨豬等家禽已長大,水塘裡的魚也可以捕撈,客家人高高興興的擺上一桌最豐盛的飯菜。中元過後,人們又忙着秋種秋收,其後,集中力量把種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飼養的豬、鴨、鵝、魚上市集上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