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zèng)糕和鏡糕,都是西安的傳統美食且它們讀音相近,但二者有很大不同。
甑糕是關中地區、晉南地區的風味小吃,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甑糕是從我國最古老的“粉糍”演變而來,唐代趨于定型。因為甑糕是用“甑”蒸成的糕,故謂之甑糕。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大棗,形色俱佳,軟硬适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既可以熱吃,也可涼吃,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鏡糕是西安清真傳統風味小吃。以糯米粉為主要原料蒸制成的形似圓鏡的糕,故名鏡糕。以糯米粉、芝麻、白糖、青紅絲等為原料制成坯狀,在直徑約六厘米的小蒸籠裡蒸制而成,因大小形似小圓鏡而得名。其味香甜綿軟,兒童食用較多。
曆史源流
比拼曆史,甑糕略勝一籌
我是甑糕
我是鏡糕
甑糕
甑糕,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制而成,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中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糍”演變而來的。《周禮·天宮》有羞笾之食糗餌粉糍的記載,“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餅糕。
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并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如今的甑糕一脈相承。
鏡糕
鏡糕的曆史也很悠久。
據《宋史》記載,宰相劉晏就好鏡糕這一口,早晨上朝總要在半路讓人買熱氣蒸騰的鏡糕,用袍袖包着大嚼,還對同僚說:“黏甜味美,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清初,陝西人王弘慶(字文宣,鹹陽人)有《詠鏡兒糕》詩雲:“柳蔭槐下清晝長,鏡糕擔子亦生香,童稚兒女共笑語,且牽阿母欲一嘗。”
百姓評價
宴席佳肴 VS 街邊零食
邊聚邊吃
邊走邊吃
食用場合
由于紅棗和糯米營養豐富,滋補強身,因而甑糕受到各階層消費者的好評。
當年馮玉祥将軍把“西安甑糕”譽為“平民階層的燕菜”。西安、關中地區開會,早點多食甑糕。村民趕集赴會,都要吃一盤甑糕打點;返回時還買上一兩盤,以虎皮葉包裝,帶回家裡讓家人同享口福。
至于鏡糕,說它是小吃,不如說是零食。鏡糕很小,直徑約六厘米,厚約三厘米,白白嫩嫩,形狀若小圓鏡,故名為“鏡糕”。
這種零食随流動三輪車而走,機動靈活,現蒸現賣。吃時,用竹簽紮一塊,蘸一點白糖、芝麻或其他作料,咬一口,綿軟香甜,既好看又好吃,深受兒童和年輕人喜愛。外地遊客逛西安,也喜歡舉着這種“小鏡子”,邊走邊嘗。
制作技法
新鮮食材 簡單烹饪=絕世美味
香飄十裡
味滿三秦
蒸甑糕
主料:
糯米300g
輔料:
紅芸豆100g、蜜棗250g
流程:
将糯米、芸豆提前泡好。(芸豆泡的時間要長一些),蜜棗對半切開。取幹淨的大碗将泡好的糯米均勻的鋪在底部,上面鋪一層蜜棗,再鋪一層糯米,再在糯米上均勻的鋪一層泡好的芸豆。最上面鋪上糯米、加适量清水。放入高壓鍋蒸40分鐘,待自然冷卻取出即可。
注意事項:
1.糯米浸泡6小時以上,芸豆需要泡時間長一些,(泡一夜)。
2.喜歡甜的蜜棗可以多放一些鋪兩層也可以。
3.最底層和最上層必須是糯米,如果容器大也可多鋪幾層。
4.蒸制之前一定要給碗裡加水,比平時蒸米飯的水要少一些。
做鏡糕
鏡糕做法簡單,選用品質上乘的糯米粉裝入木制蒸籠之内,撒上一些紅豆或綠豆作為輔料,之後再在爐子之上蒸制而成,僅幾分鐘即可蒸熟。
随後在白色糕面上綴四色糖粒、葡萄幹、核桃仁等。食用是蘸着黑黑的芝麻再刷上一點玫瑰醬,散發着莫名的香氣,遠遠就可以聞到。
鏡糕有草莓,藍莓,哈密瓜等多種口味。
#在長安##吃在西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