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有網友發現南開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胡金牛教授的簡曆有點意思:介紹自己的一長串學業研究經曆,補充說明(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介紹自己發表論文的期刊,補充說明(被定義為水刊);介紹自己的教學課程,補充說明(常因為選課人少停課),字裡行間的風趣幽默讓很多網友表示:想選他的課,讓他不停課!(據9月17日正觀新聞)
如果不是胡教授的簡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學校官網簡曆是老師自己寫的,還可以寫得這麼天馬行空,随心所欲,這種簡曆寫法,可以簡單概括為“閑聊式”,在介紹自己的同時,想到什麼就聊點什麼,還時不時插一些個人點評與自嘲,仿佛是自帶彈幕。
胡教授簡曆的部分内容(來源:官網截圖)
在寫到個人教育經曆的時候,由于他本科畢業和開始讀研中間隔了一年,胡教授像是生怕大家沒有發現一樣地加了一句“不要問中間有一年經曆了什麼”;介紹自己的學業研究經曆時,更是妙語連出,出國開展博士後及訪問學者研究,“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擔任期刊審稿人是“被人強拉進去的”,擔任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更是謙虛自稱“承蒙各位前輩大佬支持”,這種欲揚先抑的“凡爾賽”,不但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專業性,更讓人感受到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胡教授簡曆的部分内容(來源:官網截圖)
最讓人感受到滿滿誠意的,是胡教授對于自己的評價。不同于現在一些專家學者,喜歡将自己的研究說得天花亂墜,玄乎其玄,越讓人聽不懂越顯得高級,胡教授明明研究的是非常前沿的原子核物理,卻調侃一些研究方向“實驗比較少,可以随便忽悠”“目前火的(得)一塌糊塗,其實都是為了生存”。做科研做出了打工人的煙火氣,一點科學家的架子都沒有,難怪有很多網友稱他為自己的互聯網“嘴替”。
幽默的語言,展現的是生活的智慧與平和的心态。在胡教授的榮譽稱号一欄,2006年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赫然在列,而當時的獲得者是You,即所有人;還有“2008年感動中國特别獎獲得者”,那一年,因為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感動中國特别獎頒給了全體中國人;而緊跟時事的2022年奧林匹克杯得主是“中國人民”。看上去很高大上、很有含金量的獎項,因為是所有人共享,而顯得特别親近。将與所有中國人、所有網民一起獲的獎,作為自己的榮譽稱号,本身就是非常網絡化的表達,一下子拉近了科學家與普通人的距離,也體現出“撲下身子”的謙遜。
部分網友評論(來源:微博截圖)
一份大學官網上随處可見的教授簡曆,成為網友熱議話題,其實在于一份難得的平常心。沒有高高在上的自誇,沒有故作高深的說教,為自己的成就而驕傲,卻也能做出客觀評價,做的事是實實在在的,說的話也是明明白白,能夠看出,胡教授是個充滿童趣,熱愛生活的人,平常上課肯定也能和學生亦師亦友,打成一片。
這些年,因為一些專家學者“何不食肉糜”、“脫離現實”的忽悠型發言,讓專家幾乎淪為一個“貶義詞”,不少網友聽到“專家”二字就感到反感。但其實,專家隻是特别精通某一學科或某項技藝的有較高造詣的專業人士,并不是高人一等的頭銜,也并非人人都誇誇其談,也有不少專家真正精于鑽研,貼近生活,見解獨到。
各行各業都可以有專家,但是在成為專家之前,首先要看上去是一個有血有肉,知冷知熱的人,才能在當下的言論環境中,更加真誠有效地和社會大衆交流,也更讓人信服,他們能做出實際的貢獻,給出誠實的意見,推動社會的進步。而胡教授的簡曆,正是讓大家發現了這一點:好好“說人話”的專家,也挺可愛的。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