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18:36:56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長的中年胖子。

昨天針對學習習慣,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能落地的東西不多。今天嘗試分享自己在學習習慣上的一些彎路,抛磚引玉。

01 學習習慣很籠統,很難說清楚

當我們開始了解學習習慣這個東西的時候,就會發現,學習習慣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更可怕的是,他基本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又能全球統一。比如說,非常著名的橡皮擦定律。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1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2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3

從這個圖上,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孩子的狀況。

老實說,每個孩子的情況千差萬别,但又異曲同工。

我們看到的,也許是磨洋工,怎麼磨又能超出我們想象。包括但不限于,橡皮,折紙,發呆,鬥筆,畫畫,撕紙…… 。

許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後面那些高大上的方法論,思路。

缺的是不肯吃雞飼料的娃。

02 曾經做過的嘗試,無一例外都失敗

沿襲自己在工作中的習慣,希望能養成孩子的學習。分别嘗試過如下的一些。圖片是上網找的,如果侵權可以聯系我

計劃本周複盤番茄鐘積分制自律表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4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5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6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7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8

實際上,這幾年嘗試下來的工具還有很多。最後也不能說完全是失敗告終,但是肯定是沒有達到預期的。

老實說,因為早期接觸過很多心理學,育兒方面的知識,甚至有點想着會降維打擊的。但是現實沉沉地打擊了我。

一個個剖析其中的點

  • 自律表

這個表是小學低年級用來規範孩子習慣的。

當時這種東西可能剛剛興起。也很好奇。

這個表最後沒有發揮作用,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裡面的項是自己定的,比如說起床刷牙這類是當時覺得要規範的。

實際上,這個維度非常粗糙,很多完成标準沒有和孩子協商好,造成執行的過程中,有很多扯皮的時間。這個表對于小學高段其實意義不大了。

  • 周複盤

PDCA循環很久以前就流行了。當時引入和孩子交流是希望可以做周複習。另外心裡一直有個執念,習慣好了,成績自然就會好起來。孩子很好奇,但是不能很好地帶領孩子執行下去。這個周複盤沒有執行好的原因,可能和自律表類似,最後形成的下周行動計劃,不能很好地落實。

  • 番茄鐘

在微觀時間管理裡面,确實是非常優秀的方案了。

說起來,我們光番茄鐘前前後後就買了10多個,不同樣子的,有液晶的,有傳統番茄的,還有草莓的,因為時不時會放棄,時不時又想起了了,所以買了好多個。

番茄鐘最大的障礙,并不是15分鐘時間或者20分鐘時間。

二是任務的分解。

  • 積分制

這個方案,我們一直有在堅持做,現在也在做。目前來看孩子還比較适應,但是我們也是前前後後折騰了差不多3年。

這個積分制,前後叠代了很多版。有需要的可以給我留言,發一個現在的版本。

  • 計劃本

計劃本放最後講,是因為确實非常難,對于孩子,對于家長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很快會發現,計劃沒法執行,當然也就無法形成正向循環。

03 家長的心裡建設很重要

開始之前,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有一些心理建設:

  • 孩子是自己的,最後承擔結果的是自己。專家的話可以聽,但是他不兜底
  • 不是什麼好習慣都适合自己孩子。這裡主要說明是不同階段養成。
  • 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樣?如果像我這樣,6年了才開始正兒八經弄,那也怨不得誰了。想馬上改過來是不可能的。
  • 現在改還來得及。
  • 幾乎沒有孩子是自律的,大部分學霸說散養都是煙霧彈
  • 降低預期。否則明年的這個時候,還是會想着習慣問題
  • 我确實下了決心要弄這事。這個很關鍵,沒有速成的辦法,也沒有便宜的辦法。
  • 學霸兩支筆,學渣文具多?工具就是用來提升效率的呀——養娃記0168
04 習慣養成再出發,屢敗屢戰

最近半年,也就是開始寫公衆号前,認真思考反思了這些年的得失,開始有如果下的幾個思考。

  • 第一步,觀察
  • 如果你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有我類似的狀況。
  • 第一步建議是觀察。花幾天時間,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
  • 最好是拿個凳子坐孩子邊上,觀察他,但是千萬不要發表意見。
  • 千萬要忍住。另外最好也别拿手機了。既然都決定帶娃了,也就告别自行車了。
  • 我的做法是看教輔。他心裡也平衡一點。最好是坐他後面。
  • 第二步,記錄
  • 記錄孩子每一次做事情的時間。
  • 為什麼觀察和記錄要分開來呢。這是因為,前面觀察的那段時間,我是一周左右。是建立孩子親和的時間,說白一點,就是前面都沒管,現在要管了,先得取得孩子的信任。
  • 這個記錄也取得孩子的認可,最好他也能看到我們在記錄。記錄的時候要用定時器,最好不要用手機。
  • 第三步,深度參與
  • 前面的方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我們想要深度參與進來,以後陪伴他一起成長了。就是每天都會陪他了。這個時候,對于家長來說,是非常艱難的抉擇,意味着需要犧牲自己更多的東西了。裡面也包括機會成本。這個時候是非常難取舍的。但是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可逆的。這裡的深度參與,簡單說就是檢查孩子作業。和前面的觀察是一緻的,但是觀察的階段,最好不要明着說作業錯了,書寫不好了。挑毛病是非常容易的。這個階段,我們是讨好孩子的,沒辦法,咱就是這麼卑微呀。
  • 第四步,習慣收集器
  • 在第一步的時候,觀察下來的東西,包括後面幾個步驟觀察下來的東西。
  • 一般來說,都會颠覆自己以前的認知。什麼意思呢?
  • 在深入觀察以前,我們可能理解的習慣是,到點做什麼,按時完成作業?複習預習?等等這些。
  • 深入觀察以後,會發現,比如說草稿紙用不好?筆太細?文具特别多?複習的時候簡單看看?預習不思考?難題想放棄?
  • 這個時候我們退縮還來得及,要不然後面麻煩事更多了。
  • 第五步,習慣調整
  • 大的毛病不要犯,這個需要盯着。我們家長需要心理有個秤,什麼習慣優先要糾偏,要校正。從哪裡開始入手,這個糾偏的工作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比如說作業完成不了了?
  • 有些習慣不用大張旗鼓的做。需要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時間,半年,甚至1年,或者更久的時間去調整。
  • 比如玩橡皮的問題,不用刻意強化,越強化,越對着幹。不動聲色的從桌子上拿走就好了。
  • 第六步,習慣調整閉環,循序漸進
  • 習慣的養成,有一個說法是21天。這個21天主要目的是為了形成肌肉記憶。同時也說明,我們定好要糾偏一個習慣,需要有這麼長時間的耐心,去檢查,督促。
05 計算習慣糾偏路

我們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有意識的訓練計算能力(積累了一部分題,小學階段留言找我要)。最近學校專項比賽得了比較高的獎項,順帶數學的興趣也濃了很多。

小學

這個過程中發現有幾個點。首當其沖就是錯誤率很高。和孩子商量要提升計算能力,他也同意,差不多是每天10道題的量,限時完成。

觀察下來,涉及7的很容易錯。後面就加大了7相關的分數等訓練。成績有明顯的改善。

初中:

還在有幾個問題:偷懶,常常漏步驟,直接心算,錯就錯在心算上了。另外就是正負号問題。

找了一套題。還是老辦法。每天10題,但是有書寫問題。所以另外買了軟抄本,答案寫在軟抄本上。幾個要求

1、不能心算,所有步驟都寫出來。

2、字迹清晰。

3、草稿紙要分區域,寫題号。(一般是空白草稿紙畫8個區域,方便回溯檢查驗算)

4、驗算。

從前幾次計算題的錯誤率來看,逐級遞減就可以了,如果一開始10道題,錯5道,那确實有點多了,但是畢竟是自己孩子,隻能一起找原因想辦法。後期就是提要求,如果錯了4個,就算過關了,訂正就行了。錯5個,就再做10道題。但是不宜更多了,沒什麼必要,報錯興趣也很重要。不要在意一時得失,尊重客觀規律。

寫下關于計算的内容,主要是分享,我們在深入孩子的情況以後,發現計算是很多内容的基礎,但是老師會默認孩子學會了的。

看起來很不起眼的計算問題,實際上,背後的習慣,并不是很輕松從哪邊書上能找到的。老實說,找老師最有價值的是,診斷。但是恰恰很多老師不具備這個耐心,甚至有一些一對一。

話說回來,任何一個方法,都會有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不一而足。但是,對于個體來說,投入産出比是一定要考慮的。

一塊橡皮泥怎麼量體積(一塊橡皮玩半天)9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中學階段,叛逆的萌芽已經越發明顯,許多看起來無法接受的缺點,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緒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種種,一應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給打壞了。不管如何,還是希望嘗試着記錄這段經曆,聊以慰藉,撫慰餘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