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看官關注“手書成語·18期”,本期的主題是“故鄉”。元旦在即,春節不遠,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親裡面自當也包含着思鄉之情。故鄉是一個值得想念的地方,尤其在當年還沒有這麼多城市化,沒有這麼多高樓大廈,沒有這麼多水泥鋼筋的年代,故鄉于每個人是個炊煙袅袅,生火燒柴,大庭大院,夥伴成群,小溪小湖,走街串巷的無憂存在,那些有過“老家”,有過“故宅”,有過與現在居住的家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的“栖所”的人,一定會更加懷念故鄉的景色。有些人的故鄉還在,請好好珍惜,有些人的故鄉已經不在,請好好尋覓……
安土重遷
出自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土是鄉土;重是不輕率。該詞語形容留戀鄉土,不願輕易前移到外地。
莼鲈之思
出自唐·房玄齡等《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羮、鲈魚脍,曰:人生貴得适志,何能羁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該詞語多指代思鄉之情。
狐死首丘
出自《禮記·檀弓上》“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首是頭向着;丘是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狸死的時候,頭要正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比喻不能忘本。
敬恭桑梓
出自《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桑梓是指桑樹和梓樹,古代常在家宅邊種植,後用以代指家鄉,表示對家鄉及家鄉人的熱愛與尊敬。
釣遊之地
出自唐·韓愈《送楊少尹序》“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遊也”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