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李白,同一條黃河,既可以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又可以是“黃河如絲天際來”,站位不同也。李白如果站在如今的荊紫仙山,看着山腳下的小浪底水庫,肯定會贊歎:“黃河如花似大海”,當然不會像我這麼無詩意。2017年11月11日,風雲縱隊18位驢友在約伴人老虎帶領下,到新安縣石井鎮登仙山,賞黃河,被這裡的美景所陶醉。
驢友們在景區合影
穿越航迹
荊紫仙山原名敖岸山,因山上多荊樹,每逢花季,紫色的荊花漫山遍野,因此得名。荊紫仙山位于去黛眉山的路旁,我們曾多次路過那裡。前一段時間,看了驢友高天流雲發的帖子,知道了路怎麼走,就計劃也去穿越一次。這是我們來到登山的起點井溝村,向老鄉問路。
從胡同裡穿過就到了山跟前
身後的道路如飄帶
來到村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走溝裡,一條走山梁。我們覺得山梁上視野開闊,就選擇了後者。
我們走在山梁上,前面就是荊紫仙山的兩個主要山峰,右邊的是天壇峰,左邊的是歪頭峰。
左邊的溝裡就是景區的大門
這塊石灰岩像不像一條寵物犬
遠處最後面是黛眉山
秀峰嵯峨
那是“海獅峰”?
“海獅峰”和天壇峰是同一道山梁
不斷鑽過灌木叢,如果把當天開始走的這段路歸納起來,就一個字——“紮”。
從垭口的低凹處能看到山梁後面的黃河
我們走的這道山梁也和天壇峰相接,驢友們已經下到垭口最低處。
石灰岩上面的“車轍”,似乎我們到了石壕村。
和天壇峰相接的這道山梁看着非常薄,像一層西瓜皮。
終于走出灌木叢,走上景區道路。後來知道,往上的台階可上天壇峰,也可下山出大門。往下的台階通往一線天。
小浪底庫區河汊縱橫,兩岸半島犬牙交錯,平靜的水面鑲嵌在山巒間,如果在高空看,就像巨大的琉璃花。
恐龍腦袋
白首放歌2017-11-14 15:08
一線天因容易落石而被封,否則,我們可以從這裡直接下到河邊親近黃河。
一線天下面的道路
我們從剛才看到的台階路來到天門台,這裡據說是黃帝當年祭天的地方。
那裡山半腰是一個觀景台
我們繼續拔高,這是天壇峰,即荊紫仙山的主峰,海拔829米。
峰頂稍低處是一個平台,這是真武堂遺址,堂名匾額是清代道光年間的。
這裡的石碑都是明代的
古碑上的山名大都是“金子山”,傳說古時候山北坡有金礦,故荊紫山又名“金子山”。
古碑的屃頭有“簡裝”的,有豪華的。
這塊石碑是什麼材質的,通體都是麥稭紋,碑上的字迹都看不清了。
連石灰岩上都刻有年代
這個赑屃長了個人臉
稍高處是王母殿
最高處是玉皇閣,為八角亭式建築,并有明正德五年《重建玉皇廟記》碑一通。
網友評論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注冊|
閣名匾額是清代的,刻有雕花。對聯也應該是那時的。
山頂是人字形的,上面全部修了木質棧道和觀景台。
站在上面,山下風光盡收眼底。
在荊紫山天壇峰頂玉皇閣之西側,有一伸向鬥空的懸石,長十米許,寬六米左右,前輕後重,半卧崖端,半伸空中,上浮岚煙,下臨深淵。這裡,非膽壯者不敢登也,故稱"舍身崖"。明代弘治十一年《重修真武堂記》中雲:金子山(即荊紫山)中矗孤峰,有禮鬥定心之石,舍身奠聖之區。這裡的"舍身奠聖之區",便是指"舍身崖"而言。相傳,西王母雲遊天空,往來此山,都在這裡着地或升天。凡修身得道者均在此升仙。古有孝子曾在此舍身救父。所以,凡登臨朝聖者,無不立此石以驗其誠。
西邊是歪頭峰、黛眉山等
歪頭峰像一條巨型的泥鳅
登到舍身崖上,在這邊看還不算驚險。
從這邊看,有人會頭暈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