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四談毫發之間
11師/李郎傑
近日在閱讀中發現,有的作者對一些同音字使用較随意,欠推敲,欠缜密,欠嚴謹,影響了行文質量。這好比見到一個人,一眼望去儀表堂堂,風度翩翩,氣宇軒昂;可是近看細看,臉上細細絨絨的苦毛沒修,胡須沒刮,鼻孔毛沒剪,這就給人對你的印象打折扣了。又好比飯桌上一盆香噴噴的湯裡掉進一隻小小的蒼蠅,倒人胃口,使人不爽。
話扯遠了點,言歸正傳。
一、關于“已"和“以”。
先舉個例:“已我的經曆來說,大家早以清楚。”
這句話裡的“已”和“以“就應該置換一下,改為“以我的經曆來說,大家早已清楚”就合适了。為什麼?因為,“已”的釋義是:
(1)停止;
(2)副詞,已經。
“已”可組詞“已往”、“已經”、“已然”、“而已”、“早已”、“業已”等。當然,這個“已”在古代同“以”,但筆墨當随時代。
再說“以”。其釋義:
(1)用,拿(如“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如“以音序排列”);(3)因,(如“何以見得”,“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
(4)表示目的(如“以正視聽”,“以待時機”);(5)跟“而”相同(如“城高以厚”,“地廣以深")。
“以”可組詞“可以”、“以為”、“以前”、“以後”、“以上”、“以下”、“三日以内"、“縣級以上”、“長江以南/北”、“五千以内”、“二十歲以下”,等等。
二、關于“及”和“即”。還是先舉一例:
“很快平息了及将發生的事件”;“這事要趁早,一有準信請即時通知我"。這兩句話中的“及”和“即",也應置換才對,改為“很快平息了即将發生的事件”、“這事要趁早,一有準信請及時通知我”就合适了。因為,“及”的釋義:(1)達到(如“波及”、“普及”、“目力所及”、“由表及裡”、“将及十載”);(2)趕上(如“及時”、“及早”、“望塵莫及”);
(3)比得上(如“論學習,我不及他”);
(4)推及、顧及(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5)用“及"連接的成分多在意義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例如,“出席晚會的有企業黨政工團領導、機關幹部職工及部分民工代表”)。
“及”可組詞:“及時”、“及早"、“及格”、“及第”、“普及”、“危及”、“旁及”等等。
再說“即”,其釋義:
(1)靠近,接觸(如“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
(2)到,開始從事(如“即位”);
(3)當下,目前(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當前環境(如“即景”);
(5)就是(如“非此即彼”,“荷花即蓮花”);
(6)就,便(如“一觸即發”,“招之即來”,“聞過即改”);(7)即使(如“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
“即”可組詞:“即興”、“即可"、“即景”、“即将”、“即刻”、“即事”等。
三、關于“青"和“輕“。對青年人到底稱“年輕人”還是“年青人”或“青年人”還是“輕年人”?我們先來看一份報紙的名稱一一《中國青年報》,再看一部電影的名字《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已經很明顯了一一“年”前面用“青”,叫“青年”;“年”後面用“輕",叫“年輕”。
青年,是對年齡段而言。相對于幼年、少年、中年(中青年又總是聯系在一起的)、老年而言。
而年輕,是說年齡數量少,年紀程度淺。
讓我們來看看“青”的釋義:
(1)黑色(如“青布"、“青線");
(2)綠色(多用于植物)或藍色(多用于天空),如“青草”、“青天”;
(3)青草或沒成熟的莊稼(如“踏青”、“看青”);
(4)青年(如“老中青”)。
“青”字可組詞:“青年"、“青苗”、“青春”、“青蛙"、“青菜”、“青草”、“青山"、“青翠”等等。
再看看“輕”的釋義:
(1)重量小,負載力小,與“重”相對(如“青裝”、“輕如鴻毛”);
(2)數量少,程度淺(如“年輕”、“輕傷”);
(3)不用猛力(如“輕拿輕放”);
(4)不重要(如“責任輕”);
(5)不重視,不認真(如“輕視”、“輕率”);
(6)不嚴肅(如“輕薄");
(7)輕松(如“輕音樂”)。
“輕”字可組詞:“輕輕”、“輕松”、“輕煙"、“輕舟”、“輕易"、“輕柔”、“輕薄”、“輕率"、“輕重”等等。
四、關于“梁”和“粱”。之所以要讨論這兩個字,是因為我在媒體上看到有人将“黃粱夢"寫成了“黃梁夢”。
我們先來看看“梁”的釋義:
(1)架在牆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
(2)橋(“橋梁");
(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如“鼻梁”、“山梁")。
“梁"字可組詞:“棟梁”、“脊梁“、“橋梁”、“鼻梁”、“強梁“、“正梁”、“懸梁”、“山梁”、“大梁"、“跳梁”等等。
再說“粱"的釋義:
(1)高粱;
(2)古指品種特别好的谷子;
(3)精美的主食(“膏粱”)。
“粱”字可組詞:“高粱”、“膏粱”、“肉粱”、“稉粱”、“稻粱”、“粱米”、“粱飯”、“粱菽”等等。
再說“黃粱一夢"/“黃粱美夢",是中國古代《枕中記》中的著名典故。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等到醒來,主人煮的黃粱還沒有成熟,故稱黃粱夢。意思是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對于“梁”、“粱”二字的區别,我編了一段順口溜:
莊稼地裡種五谷,
是謂稻黍稷麥菽。
粱梁音同義不同,
粱是米來梁是木。
文章是作者内在素質的外露。不能僅滿足于及格,還要争取良好、優秀。
又是個見,又是抛磚,歡迎見仁見智,拍磚可也。
2018-8-28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