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需要傳承,文化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曆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自信需要從點滴做起,将古詩詞通過書法的形式予以表現,希望給詩詞、書法愛好者,尤其是給青少年愛好者,提供一些借鑒,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特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和詩詞愛好者,共同開展【書寫經典】網絡展覽活動。
【書寫經典】網絡展第592期,書寫吳偉業(明)《過吳江有感》。
原文: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交舊散,把酒歎浮名。
釋文:
日落時在松陵道上前行,長長的江堤圍繞着這座古城。塔影在湖水中随波浮動,長橋牽引出一彎新月出生。街市寂靜無人皆因逃稅,江寬見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二十年間故友舊交多離散,端起酒杯感歎這身外浮名。
作者介紹:
吳偉業,生于公元1609年6月21日,卒于公元1672年1月23日,字駿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
吳偉業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作品讀感:
作為明、清兩代的出仕人,吳偉業一生過得苦悶,其詩中透露出來的也是濃濃的感慨和無奈。黃昏時分,作者在吳江獨行,落日新月、塔影搖曳,寂靜的吳江城中不見行人和客船,老友也已不見,隻獨自感歎這命運的坎坷。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師承牛逍先生,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張長義(四川樂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齋主人,退役軍官,四川樂山市天開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嶽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經濟師,書法及古詩詞愛好者。
陳永強(廣東惠州、1973年),字俞秀,廣東惠州,自幼喜歡書寫,愛好文史,現為書法培訓者。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河南廣播電視台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婁建華(山東聊城、1975年),小學教育工作者,愛好寫作,勤習書法。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于多家平台或刊物。榮獲第三屆長江文學獎2021年度詩人獎杯和李白杯詩人獎章。緻力于詩歌生活化,生活詩歌化。
郝乙
張長義
劉國華
姚淑芳
陳永強
陳長水
婁建華
姚淑芳
劉國華
郝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