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上班第一天,廣東第一場重要會議即“落子”高質量發展:1月28日上午,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
早在會前,就有不少媒體用“嶺南春來早”來形容、預告這次大會。南國之春來得早,既是地理位置優越,得風氣之先,更是人勤春早,因敢為人先而争得一縷陽春——同時,這也意味着廣東更早經曆寒冬洗禮,率先遭遇轉型壓力,也就更懂得春光寶貴。
指出:“廣東改革發展先行一步,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要性和緊迫性的感受會更深一些。”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大會上鮮明點題。地處“兩個前沿”,面對内外部“三重壓力”的廣東,當風再起時,為何選擇緊緊錨定高質量發展,又将如何讓春天裡的故事再啟新篇?
以會場新風凸顯“何謂廣東”
這是一次有鮮明特征的大會。主會場與會嘉賓1000人,有半數以上來自企業;通過視頻會議,大會内容實時縱貫廣東各市縣,算上各地分會場,總人數達2.5萬人,這是近年來廣東省召開的規模最大的會議。
規格雖高,會議形式卻很新穎:留足時間給各行業“當家人”——各領域代表性企業暢所欲言,甚至脫稿指出發展不足,官員們盡虛前席,仔細聆聽。僅此一點,就可以清晰窺見廣東高質量發展的着力點所在:凝聚來自産業一線、基層一線的意識和智慧,要把高質量發展轉化為衆衆之責,人人之慧。
即使是各地市、各主管部門的“表态發言”,也懇切滿懷:把發展現狀用數據的方式亮得明明白白,把增長目标用數字講得清清楚楚。
将務實之風搬到會上,不少與會者笑稱這股新風“很廣東”。
大道至簡,唯有實幹。以目标為導向,用數據來支撐,在回答“推動高質量發展”這道必答題時,廣東的“實”再一次凸顯。
用緊迫感闡釋“廣東何為”
廣東人格外重視農曆新年的返崗第一天。在這一天,人們除了互道一聲“開工大吉”外,也互相打氣,提振精氣神兒,希冀新一年工作蓄好勢,開好頭。
這次大會也不例外:會議通知早在10天前下發,更在會期之後備注“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既是提醒,也流露出一種時不我待的催促。
這種緊迫感同樣也貫穿整場大會。
曾深情講道,“廣東這40年非常了不起,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憶往昔,廣東從建立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濟開發區,到率先打破大鍋飯的工資分配制度,如今全省GDP已連續34年全國第一……40多年間,廣東硬是摸着石頭過河,“蹚”出一個經濟強省。一次次“廣東突破”,也由此變為一次次“中國創新”。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先行者就能“躺赢”,甚至可以“躺平”了呢?
從自身發展階段看,廣東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一直是困擾廣東發展的突出問題,拼土地、拼價格、拼勞動力的粗放式增長已不可持續,更無法複制,唯有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向上突圍。
從橫向比較看,尤其是對比世界發達經濟體,廣東的自主品牌、核心技術差距不小,單純靠以往量的增長無法逾越,隻有依靠“質”的提升,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從廣東在全國所處的地位看,“排頭兵”往往意味着挺進“無人區”,要為“後來者”蹚出一條路,幾多險阻幾多曲折,不言自明。
談及此處,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的一句話頗耐人尋味:如果廣東是慢步或者原地踏步,不敢迎難而上,不願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我們心裡應當感到不安。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奮鬥正當時。”在會上,黃坤明用更多篇幅着墨今天廣東面臨的形勢:今天的廣東,量的增長到了平台期,質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龐大的經濟體量意味着要下更大功夫克服增長的慣性。在危與機、穩與進、攻與守的縱橫捭阖中,廣東經濟的“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緊緊抓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
“農曆大年初一,我們沒有放假,400多台設備在園區卸貨安裝。春節假期後,4000條生産線即将開業、開工。”企業家胡忠華會上發言,成為诠釋“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真實寫照。
放眼更廣闊的嶺南大地上,“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正深深镌刻在每位奮鬥者的肩上:春節期間,陸豐核電項目5号機組建設工地不停工,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持續開展建設……狠抓重點項目、重大平台建設,正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如今,這已經成為廣東從上到下的行動自覺。先行廣東更懂得今日“廣東何為”的真正意義。
用高質量發展解答“何以廣東”
“廣東不僅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更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廣東有着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已經視‘他鄉’為故鄉!”東華能源(茂名)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的一席話,赢得掌聲一片。掌聲之外,更多的是同為異鄉人奮鬥在廣東的共鳴。
“東西南北中,發财到廣東。”曾經的一句玩笑話,改變的卻是無數奮鬥者和企業的命運。而今,春風不改,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代表也在這次會上堅定表态,仍會加速布局廣東。
奮鬥者“敢為”,廣東則需要積極“有為”、主動“善為”作支撐。因此,高質量發展看廣東,不僅是思接今古、審視當下,更要看廣東如何知重負重、砥砺前行。
放眼全國,廣東之所以“風景這邊獨好”,不僅僅是因為廣東的經濟體量大、财稅貢獻高,更在于廣東的供應鍊體系、産業配套能力、人力資本積累、基礎設施系統等,都是在中國經濟中走在前列。
與此同時,“經濟大省挑大梁”,對廣東而言,絕不僅僅是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家責任。2023年,廣東将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總投資約8.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單是超百億元項目就達205個。
從全力推動有效投資落地落實,到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再到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深入”“努力”,每一處落筆用詞,廣東都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号:推動高質量發展,沒有捷徑,唯有務實!
“紮紮實實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個新廣東、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在大會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提出“再造一個新廣東”的觀點,從會場熱議迅速傳至場外,甚至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寄望廣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用力,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殷切囑托,廣東迅速響應。在不久前舉行的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廣東提出“認清廣東所處曆史方位,自覺肩負起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使命任務”。這種曆史自覺延續到了這次高質量發展大會,生動向外界闡釋:高質量發展,既是廣東主動選擇,也是曆史賦予廣東的時代使命。
走出會場,新的一年,這裡的人們腳步依然很快。徘徊與猶豫,從來不是廣東人的個性。而要想繼續加快速度,就不能墨守成規。轉變思路,才能用時間赢得空間。
雄關漫道,而今的廣東選擇“從頭越”。盼今天播種下“春天第一粒種子”,來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再迎浩蕩春風!
(總台央視記者 郭翔宇 王雪薇 胡慧翼 劉潤澤)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