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新春走基層我的春節這樣過

新春走基層我的春節這樣過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9-28 23:08:00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停車難”是一種城市病,但這種病又何嘗不是生活條件變好的反映,無論城市還是鄉村。

——題記

大年初二早上,我還在賴床,母親過來催我起床:“趕緊起,一街兩巷的車都沒地方停了。”

我跟母親說:“農村這麼廣闊的天地,還能沒地方停車,也得上‘城市病’了?”

說“城市病”是調侃。我家在西安市三原縣陵前鎮新政村,位于渭北地區的旱腰帶上,雖談不上“富庶”,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愁吃穿。這幾年,村子裡買車的人多了,也是事實。

我記事起,村子裡一直是砂石路——石灰、黃土、砂石攪合起來的三合土用軋路機軋實,上面鋪一層碎石。剛鋪好的碎石非常地厚,走路實在費力氣;時間一長,碎石和着泥水被架子車和行人弄進了三合土裡。一下雨,泥纏繞着枯草一起卷進了自行車的擋泥闆裡,站在自行車上都蹬不動,上學遲到的我,常常頭上流着雨水、臉上淌着淚水被老師批評。

2007年左右,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政府投資一大部分,村民集資一小部分,把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其實,當時的村民也沒有錢,本着“要緻富先修路”的理念,村民們一緻同意,把當年的農業補貼直接提出來用作修路。

半年之後,灰白色的通村路正式連接上了黑亮黑亮的柏油縣道。自此,村民們口中的“兩腳不沾泥”成為現實。

交通好了,年輕人出門看世界的機會就多了,選擇也就多了。

對村裡的年輕人來說,除了讀書到城市生活之外,踏踏實實學一門職業技能,“外出務工”也不再需要跋山涉水。尤其是這幾年随着産業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地區轉移和貨拉拉、外賣配送等新業态的發展,很多年輕人都在西安、鹹陽、寶雞等周邊城市打工,不再長途跋涉去南方。

離家近了,照顧家庭也方便了。通常,在秋收冬種時節,年輕人在農業機械化作業的加持下,和家裡的老人一起趕着節氣忙完農事,當天就能回到附近的城市工作。這樣,年輕人不僅擁有了務農的收入,也有了在城市打工的收入。

錢包鼓了成為不争的事實。慢慢地,行駛在水泥路上的自行車、摩托車變成了拉貨的面包車。前幾年,村裡的年輕人又嫌拉貨的面包車坐着不舒服,再買了乘用轎車。

母親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次,在外地任職的鄰居開吉普車回鄉,陪着家人在麥場上摘棉花的一群小孩,遠遠看見一輛小汽車,就扔下手中的棉花杆,一哄而上圍着吉普車看稀奇。

50多年後的今天,每家農戶門口停一輛汽車已是常态,一家兩輛車也不鮮見。門口停不下來的車,就隻能停在路邊,患上了停車難的“城市病”。

1992年,我出生的前一年,延西高速三原至銅川段從村子裡穿村而過。2007年水泥路通到了我們村村委會駐地。後來水泥路又延長到村民小組的主幹道。不知是哪一次從西安回來,我又發現水泥路已經修到家門口了,打開家門就是水泥路。

路修好了,農民有錢了也買車了,現在孩子們上學有校車接,老人生病可以開車送老人去醫院。“教育”和“醫療”這兩件大事通過“修路”解決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新農村生活和城市比也沒有太大的不一樣。

新春走基層我的春節這樣過(新春走基層春節返鄉見聞)1

村子裡豎立的車輛限速标志,遠處居民的門口依次停放着車輛。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和交通運輸領域的同志們接觸較多,對此感觸也比較深。過去五年,陝西的汽車産量從61萬輛增加到130萬輛。過去十年,陝西省累計實施通村公路1.2萬公裡,實現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和具備條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陝西省交通運輸廳給我的材料中稱“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連接了鄉村,支撐起百姓的美好生活。”這句話抽象又籠統。但春節期間,村裡鄰居家的汽車沒地方停,已然成為這句話的生動注解。

“我小時候夢想着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收音機還能說話。”母親說,“眼看着曾經的夢想逐漸變成了往事。”(作者 劉望)

編輯:齊悅

本文來自【西部網(陝西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