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南昌是什麼樣子?
是飽含情懷
充滿熱血的紅色記憶
還是數千年時光
沉澱下來的文化古韻
有着兩千多年建城史的南昌
擁有600餘處文化遺址
滕王閣、萬壽宮、繩金塔等等
...
這些絕美的古建築
哪一個是你記憶中的南昌
繩金塔
鎮城之寶
繩金塔古樸秀麗,具有中國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自唐代始建,已有1100多年的曆史。
繩金塔初建于公元904至907年,位于南昌市繩金塔街東側,原南昌城進賢門外,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内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别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繩金塔曆史文化街區
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是南昌人的鎮城之寶。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渡鎮有着1500多年的釀酒曆史,自古以來就有“酒鄉”之稱,文人墨客,商宦布衣,皆因李渡酒而“聞香下馬,知味攏船”。
元代酒窖
明代酒窖
明代水井
清代酒窖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包含元代酒窖16個、明代酒窖12個、清代酒窖32個,各種元明清文物350餘件,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遺迹最全、遺物最多、延續時間最長,且最具鮮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白酒作坊遺址,也是目前中國及至世界範圍内證明元代蒸餾酒産生、發展并在科技史上取得突破的最好遺址。
李渡遺址200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此後一直大力推廣工業旅遊加白酒封壇體驗理念,以産業高度指引古窖業态的健康、良性和規範發展。近年來相繼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工業旅遊景區”,201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
杏花樓
水觀音亭
杏花樓又名水觀音亭,始建于唐代。位于市區南湖之中,三面環水,曲橋通達。
從遠處看,人字頂,白牆黛瓦顯得格外輕巧恬靜,那挑檐翹角、漏窗花牆,極具江南風味。
春有楊柳飛絮,夏有荷香飄逸,秋有朗月映湖,冬有飛雪鋪地。是南昌市區内一座曆史最悠久的古建築之一。
鐵柱萬壽宮
江西會館
鐵柱萬壽宮, 始建于西晉懷帝永嘉六年(312), 初名旌陽祠,位于中山路與船山路交界之處。
萬壽宮聲名遠播,名揚天下,自晉代始很快便向省外延展。開初的傳揚主要憑借道方術的擴散。因其道術迎合了普通百姓的願望,也奠定了萬壽宮在省外發展的基礎。
來源|攝影師萬逸隆
漫長的歲月裡,萬壽宮成為江西商品經濟外延的成功标志,成了江西道教文化與人文精神走向世界的經典符号。
滕王閣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南昌擁有很多人文自然景觀,而滕王閣無疑是最耀眼的明珠。滕王閣矗立在贛江湛藍的碧水之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得名。
來源|攝影師XUYANG
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築。
來源|攝影師XUYANG
在古代滕王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敗落,不複繁榮昌盛。
洪崖丹井
伶倫修煉處
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勝古迹,是著名的豫章十景之一,位于南昌市西郊梅嶺伏龍山中。
據傳,洪崖丹井是黃帝樂臣伶倫修煉處。洪崖成了音律的發源地,伶倫也被稱為“洪崖先生”,被譽為華夏音樂的鼻祖。
《列仙全傳》中稱,洪崖先生修道成仙,而他煉丹汲水的“洪崖”勝迹則一直被傳誦着。
佑民寺
“洪州禅”發源地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年間,在唐朝達到興盛的頂峰,至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曆史。
1957年佑民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9月以來,逐步重建,至1991年初,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鐘樓相繼竣工,延僧開放,香火頗盛。
南昌“三寶”(佑民寺銅佛、鐘鼓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僅存的銅鐘(南唐鑄,重10064斤)置于鐘樓内。
你還知道哪處古建築
趁着初夏好時節
來一場“尋古”之旅吧
來源:南昌文旅 天下英雄城
初審:李晨、吳彬、王金魁
複審:王佳麗、黃燕
終審:鐘佳駿、駱志俊
聲明 :我們一直緻力于知識産權保護,尊重權利人的版權,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或溝通許可事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