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腦機繪夢作品示意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北京電(申奇)體驗者佩戴腦機設備進入夢鄉後,系統自動捕捉記錄人的腦電波數值,不一會兒,腦電數據生成一幅抽象的畫面……如果體驗者做的是好夢,系統會生成明快活潑的畫面;反之,生成的畫面色調偏冷暗壓抑。
這樣的“腦機繪夢”系統由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自主研發。該項目負責人陳赟冰博士介紹,它是基于神經科學和腦科學的生理信号和腦電信号的采集、數據處理和分析及算法設計,轉化成抽象的畫作,目前系統内的可視化畫作有十幾種風格,有參考中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也有自主設計藝術的風格。
“腦機繪夢”能具體呈現人的夢境内容嗎?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教授表示,人的夢境内容屬于個人隐私,“腦機繪夢”系統的腦電信号隻是形成一些波形,通過系統分析和算法設計,将腦電數據轉化為抽象的畫面,和夢的内容本身沒有直接關系。“比如夢見和朋友一起開心地吃飯、夢見出去騎自行車,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夢,腦電信号可能很近似。”徐迎慶說,這個項目希望探索未來人機交互或腦機交互的可能性,同時通過與心理醫生的合作,探索對一些特殊人群如自閉症兒童進行心理輔導的可能性。
“‘腦機繪夢’系統今後可能結合智能家居等設備,通過燈光、味覺、聽覺等來進行夢境療愈探索。”陳赟冰介紹,例如當人在做噩夢時,可觸發智能家居的開關,通過微弱的燈光、輕微的音樂或淡淡的香味,引導夢境的走向,療愈人内心的緊張或痛苦情緒,“該項目可用于睡眠檢測、健康管理及心理療愈等領域,例如幫助抑郁症患者調節情緒。”據介紹,“腦機繪夢”是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該系統将在8月24日至30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的淘寶造物節首次公開亮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