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穿越者向我詢問,精鹽是怎麼制取的。
首先,要提醒各位穿越者,我國在春秋時期,就開始了食鹽管制,由國家統一制取販賣。換句話說,私自制鹽是違法的。
古代,食鹽的來源主要是海鹽、湖鹽、礦鹽。因地制宜,它來源廣泛。但是初制的食鹽中有很多的雜質,如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以及其他不溶于水的雜質。
海鹽就是将海水引入鹽田,直接利用太陽曬制,食鹽就慢慢結晶。然後将粗鹽聚集起來。如圖所示。
礦鹽,又叫岩鹽。是古代的海水或湖水幹涸後形成的。由于鹽礦都深埋在地下280米到500米的地方,因此要先鑽井,到達鹽礦的位置後,利用管子注水下去,将鹽礦溶解變成鹵水,再将鹵水抽進制鹽裝置,進行一系列蒸發、幹燥等工序”,簡單地說,井礦鹽的制作過程就是溶解、再結晶的過程。
粗鹽中,會有很多雜質。如何獲得精鹽?
首先要區分,食鹽中的雜質是可溶性還是不溶性的。
對于不溶性的雜質,我們需要溶解,過濾,蒸發結晶三個操作就可以了。這一點在古代很容易實現。我們用化學書上的裝置來類比吧。
第一個就是溶解,适當的加熱可以有助于食鹽快速溶解。在初中的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不過,各位穿越者可以自行尋找容器。
第二步就是過濾,大家還記得化學老師教我們的“一貼二低三靠”嗎?
我們可以使用多層紙張,或者棉花纖維制作成濾紙。容器的底部制作成栅欄狀,然後将制成的濾紙鋪在上面。如上圖所示,将粗鹽溶液過濾出來。
最後一步就是蒸發結晶。在實驗中,我們需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固體液體飛濺,最後要用餘熱蒸幹。
而在古代這一步叫做熬鹽,用一口大鍋,慢慢熬制鹽溶液,析出的晶體會附着在内壁。使用鍋鏟将其鏟出,研磨成細細的精鹽。
如果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可溶性的雜質,我們就得加入試劑來除雜了。
在現代的工業中,我們需要依次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除去相應的硫酸根、鎂離子、鈣離子,将它們變為沉澱(硫酸鋇、氫氧化鎂、碳酸鈣),過濾出來。最後,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氫氧根和碳酸根。最後蒸發結晶。
為什麼要過量?因為,我們無法判斷這些雜質是否完全沉澱,所以加入的試劑全部都是過量的。
這一切在古代難以實現,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除去其中的鈣鎂離子就可以了。
用什麼幹掉它們呢?草木灰!草木灰就是将稻草燃燒後剩下的灰,可以将它直接當作鉀肥,裡面的成分含有碳酸鉀。
我們可以将粗鹽溶解,再加入草木灰熬制,靜置後過濾,可以将不溶物過濾出來。這些不溶物中就含有碳酸鈣、氫氧化鎂。由于氯化鉀和氯化鈉一樣的是鹹味,可以當作食鹽食用,其毒性大緻跟氯化鈉相當。不過含有鉀的食鹽有一定的吸濕性,所以獲得的精鹽容易結塊。總比含有鈣鎂離子而有苦味的粗鹽好。
電視劇裡或小說中,有很多方法是實現不了的,必須要現代工業的支撐。大家YY一下就行,不過,學好數理化,走遍“古今”都不怕!
很多讀者向我詢問了很多東西的做法,看來是準備好穿越了。大家可以繼續關注,為大家的穿越之旅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麼好的文章,關注、點贊、轉發,我能夠有幾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