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飯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它富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B1、鈣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
但有時候想來點新花樣!其實,除了大米,“米家族”的成員還有很多,而且各有特色,換着吃也挺不錯。
那該怎麼選呢?哪種米更有營養呢?
給大家幾個原則,購買時不妨參考。
按品種選
稻米按品種分為:籼(xian)米、粳(jing)米和糯米。
籼米
也叫長粒米,顆粒修長,黏性較差,煮熟之後米粒顆顆松散。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台灣、印度等地所産的米大多是籼米,泰國香米也屬于這一類。
粳米
屬于短粒米,顆粒呈長圓形,半透明,黏性适中,煮熟之後米粒有點黏性但仍能分開。
粳米适合用來煮飯或者煮粥,常提到的東北大米,就是粳米。
糯米
顆粒有長圓形和長形之分,分别稱為“粳糯”或“籼糯”。
最主要特征是粘性大。米粒煮好後無法分開,通常用來制作粽子、湯圓等。
按顔色選
市場上有白、紫、黑等顔色的米,其中白米的營養價值最低,黑米的營養價值最高。
營養分析表明,與精白大米相比:
黑米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是大米的4倍左右;
鉀、鎂、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分别是大米的4.4倍、6倍、1.7倍、3.8倍和1.7倍;
賴氨酸含量是普通大米的2~2.5倍。
米的顔色主要來自花青素類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對于身體有益。
顔色越深,抗氧化活性越強,所以紫米、黑米都是不錯的選擇。
按加工程度選
脫殼之後沒有經過精磨的大米叫做糙米;經過精磨加工,去掉了比較“粗”的35%左右外層組織,隻剩下中間的“胚乳”部分,變得白細的大米叫做精白米。
在碾壓過程當中,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損失慘重,如維生素B1的損失接近80%。精制過程中,還損失了絕大部分膳食纖維。
所以,糙米口感雖然粗糙,營養價值卻要比精白米高得多。
常見的6位米家族成員,你喜歡吃哪個?
1、黑米
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營養物質。
怎麼吃:黑米不易煮爛,可以先浸泡一夜再煮;将黑米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煲成飯,保溫時加入葡萄幹、紅棗粒,攪拌均勻味道不錯
注意: 消化功能差、上火、體弱的老人不宜食用。
2、糙米
蛋白質、維生素比較多,食用糙米有助于胃腸蠕動,對 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
怎麼吃:可以試試煮糙米飯時加點南瓜,營養又美味,小孩、老人都适合吃。
注意: 糙米洗幹淨後, 用冷水浸泡一夜,再煮更軟爛。
3、薏米
薏米含有薏苡仁油、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适合濕氣重的人吃。
怎麼吃:紅豆薏米煮粥、湯、茶,搭配山藥也可以,能夠起健脾祛濕的作用。
注意:薏米性微寒, 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吃。
4、糯米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怎麼吃:糯米飯、八寶粥都是不錯的選擇。推薦一道小吃—— 糍粑。 提前将糯米飯煮好,放一夜後用勺子将它壓成塊狀(盡量壓緊實),然後放到平底鍋裡煎至金黃色即可。
注意:糯米不好消化,要趁熱吃,涼了更不好消化;腸胃不好、老人、小孩不宜多食,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盡量少吃或不吃。
5、小米
富含維生素E,是大米的4.8倍;蛋白質也優于大米、小麥。
怎麼吃:熬粥比較常見,建議大家在熬小米粥時, 加入适量牛奶、蜂蜜,既養顔,又潤腸通便。
注意:手腳冰冷的人,煮小米粥時可放1~2片姜。
6、紅米
紅米中的微量元素尤為豐富,如磷、鋅、銅等,性溫味甘,滋補氣血,對女性很友好。
怎麼吃:建議将紅米加入白粥中一起煮,助消化的同時,益氣血。
注意:服用降脂藥物時,不适宜吃紅米。
總的來說,各種米口感、營養各有不同,我們可以換着吃,或者混着吃,這樣既美味又有營養。
你有什麼好吃的米的做法,歡迎分享[太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