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景情更濃
拜讀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河西走廊
從古到今,懷古思幽的詩詞曲及散文很多,其共同點是有感于某一曆史遺址,觸景生情,因而觸發感慨。這些懷古詩詞曲名為懷古,實在傷今,重在抒情。
比如元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張養浩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就是諸如此類的好作品。
這首小令既有對那些不顧人民死活的曆代統治者進行的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又有表示對百姓的同情和對民生的關注,同時也揭露了當時政治的腐敗與黑暗。不信,我們一起來細細品讀他的這篇小令。
這首小令一共四十四個字,其具體内容如下:”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潼關懷古》的小令雖然全令不到五十個字,但是它把叙事、寫景、抒情、議論緊緊融為一體,小令裡面有對對環境粗犷的描繪,有對時代變遷、朝代興旺替代的惋惜,有對曆代統治者的揭露抨擊,又有為老百姓疾苦的傾訴和呐喊。
全令着墨不多,但字字非常傳神而生動。如一個”怒”字,一個“聚”字,我們仿佛看到敵對雙方千軍萬馬在呐喊,在撕殺,仿佛看到秦始皇、西楚霸王、漢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雄姿英發、叱咤風雲的神情,仿佛看到他們“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雄姿,仿佛聽到金鑼鼙鼓的撞擊和戰車軋軋的車輪聲音。
但是他們雖然統一了江山,打倒了最棘手的對手,縱橫了天下,建立了霸業,但是這都是過往雲煙,到頭來隻不過是讓“宮阙萬間都作了土”。但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盛世也好,末世也好,給老百姓的卻是:”興,老百姓苦 ;亡,老百姓苦。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拍案叫好,佩服他的勇氣和大膽,也許你認為他是個窮困潦倒不得志的讀書人,所以才寫得出這樣的小令來。那你錯了。
張養浩曾經官居一品,擔任過朝廷監察禦史、禮部尚書,後辭官。朝廷兩次招他為吏部尚書,他堅敢為人先”堅決不就。因而給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又有歸隐的意願和與民同樂的向往,這就是他的性格特點。
公元1339年,關中大旱,餓殍千裡,民不聊生。早已辭官的他在實在不能推辭的情況下奉朝廷之命,擔任陝西行台中承,前往關中一帶赈災。
暨是朝廷的重臣又是文學家的他路過潼關,渡過黃河,目睹了巍峨險峻的華山,波濤滾滾的黃河,看到赤地千裡的關中大平原,看到遍地的逃荒人和沒人掩埋的死屍,他也許想起建安七子王璨的等人的詩歌”出門無所建,白骨蔽平原,千裡無雞鳴,萬裡無炊煙”,他也許想起達官貴人的驕淫與奢侈,他的心靈被震撼了,悲憤與傷感一起湧上心頭,于是他提起筆,帶着悲憤和蒼涼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小令,一曲為老百姓鼓與呼的小令,一支道破朝廷興亡盛衰實質的悲歌。
張養浩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一員,作為人這樣一個特殊身份,他既要維護封建階級的統治,又要解民于到倒懸,實在是難能可貴了。他的心境是複雜的,他的感受是複雜的。
據《元史》的資料記載:他接受陝西行台中承後,”即散其家所有與鄉裡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赈之,死者則葬之”這正如他在散曲“喜春來”所寫的: “路逢餓殍須親向,道遇流民必細詢,滿都道好官人,還自哂,隻落得白發滿頭新”。 親登華山悲哀雨,自舍資财拯救民,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比顔禦史費精神”。
這是張養浩赈災時期的自我寫照,我們從這兩首小令的字裡行間,體會到裡面洋溢的是“愛民”、“助民”,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每天都在為他的百姓奔走效勞。此真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的典範也。
在中國文學史上,元曲可以和唐詩、宋詞媲美。但是“我與人民鼓與呼”的篇章卻很少,直接抨擊封建社會現實的更少。因此這首小令可以說是思想性、藝術性和文學性最完美的結合體。
我想這也是這首小令永遠流傳千古脍炙人口無數人傳頌的原因吧?張養浩在他未滿60歲擔任陝西行台中承四個月後去世,這可謂壯志未酬,英年早逝。
但據《元史》記載:他死後”關中之人,哀之如父母。”我想這也是對他在天之靈最好的安慰吧?哎,不說了,要不然張先生說我啰嗦了。我最後用先生的另外一首散曲表達先生的心志吧: “鄉村良善全性命,廛市兇頑破肚心,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未戮亂朝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