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8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李冰遺澤“天府之國”的,不隻是都江堰》的報道。
杜甫有詩雲: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提起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人們自然想到中華文明的象征之一、堪稱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見奇迹的都江堰。2200多年前,這個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體至今仍在發揮巨大作用的最古老水利工程建成,蜀地從此成為魚米之鄉,“水旱從人,不知饑馑,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岷江水系的都江堰,李冰在治蜀期間還興修了多個水利工程,特别是在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鎮高景關,通過“導洛通山”解決了沱江水患,其中“導洛”修建的朱李火堰(又名洛口堰),與都江堰一道,造就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岷江沱江兩大水系自此從桀骜不馴的“禍水”變成造福成都平原的幸福之水,共同成為“天下糧倉”成都平原旱澇保收的保障。
晚年李冰仍忙碌着沱江治水,因勞累過度倒在什邡之野,哀葬于章山之上……
朱李火堰,成為李冰的生命絕唱。
7月22日,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統朱李火堰遺址授牌儀式在什邡市舉行,朱李火堰的保護利用與李冰文化傳承從此掀開嶄新一頁。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四川盆地素有“澤國”“赤盆”之稱,自古以來古蜀地非旱即澇,災害頻發。長江上遊兩大支流岷江、沱江環繞成都平原,禍福相依。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萬物以水為生。古人深谙其道,隻有治理好了岷江、沱江,才能真正根除成都平原水患、成就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才能真正實現富民興蜀安邦。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前235年),是秦國滅古蜀王國之後第三任蜀郡太守,是戰國時代有特殊功績和衆多建樹的地方首領。他知天文識地理,注重實地考察,在任約四十年,約有三十年時間在蜀地開展大規模治水,為中華水利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據《華陽國志》記載:“(冰)又導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經什邡、雒,與郫别江會新都大渡。”詳細記述了李冰疏導治理洛水,使洛水順利出瀑口經什邡、廣漢,與毗河相彙入新都大渡(今金堂趙渡)的情形。
據地方史料記載,朱李火堰尚未完工,李冰就因積勞成疾、累死在治水工地上。出師未捷身先死,朱李火堰因此成為李冰的生命絕唱。
2200多年來,朱李火堰與都江堰一樣經曆了大自然風雲雷雨的一次次考驗,至今依然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千裡沃野。
據統計,今天的朱李火堰不僅保障了什邡市湔氐鎮、洛水鎮、師古鎮和南泉鎮10多萬畝的糧田灌溉,約占什邡全市糧食生産面積的三分之一,同時還輻射了石亭江沿線的綿竹、旌陽、廣漢和金堂,當地糧食生産也因此旱澇保收。
四川省李冰研究會副秘書長李钊表示,李冰治水不僅僅推動了當時蜀地農業經濟和内外交通的高度發展,更表現在對後世蜀地治水的影響和社會的發展,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處理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價值引領上。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折射出的“道法自然”的科學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無疑可以為當今世界治理洪災和旱災提供曆史智慧。
李冰為何到什邡治水
踏上高景關,高高的關隘一頭牽着濕潤的成都平原,一頭倚靠着幹旱的青藏高原。這裡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交彙處。
遠遠望去,高景關絕壁千仞,與對面的雲蓋山左右對峙,形如一道雄關鐵門——“瀑口”。瀑口的山形地貌,酷似都江堰内江的寶瓶口,那滔滔奔流的洛水,進入瀑口飛流直下,分别注入朱堰、李堰和火堰,水勢漸弱,緩緩地流向平原地帶,流向萬頃田疇,流向金堂趙家渡彙入沱江。
有學者說,什邡可以稱之為中國曆史文化的标本,高景關則是這個标本最好的注解。
李冰為何到什邡治水?為何要導洛通山?這要從什邡悠久曆史和沱江水患中去尋找答案。
什邡市委常委、市文化傳承領導小組組長何澤新介紹說,什邡是四川曆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年文化史和2300年建縣史,是古蜀文明的起源地、傳承地和終結地之一。域内發現有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桂圓橋遺址。境内分布的60餘個古蜀文化遺址與三星堆文化同根共源一脈相承,是三星堆文化腹地。戰國時期宏大的船棺墓群顯示了古蜀文明的最後輝煌。
當時的什邡已成為經濟發達、人口衆多的一個小方國。到了公元前316年,秦國滅掉蜀國,設置蜀郡,什邡随之成為秦國屬縣,受蜀郡守管轄。到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雍齒為什方侯,什邡成為四川首先封侯的地區,足見其曆史地位的重要。
據《華陽國志》《蜀中名勝記》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從九頂山傾瀉而下的洛水(沱江上遊),時常給什邡、廣漢一帶造成田園沖毀、人畜死亡的慘痛災難。上世紀30年代的疊溪大地震持續波及,曾讓這個縣衙所在地夷為平地,導緻數千人傷亡。
“李冰和蜀地民衆知道,沱江水系特别是沱江上遊的洛水比岷江更為兇猛,所以他才發出了‘憂沱江’之歎。”什邡市洛水鎮黨委書記、鎮長廖興林認為,要治理好蜀地水患,僅僅治理好岷江是不夠的。
“都江堰用于岷江流域的治理,隻解決了成都平原中南部的水患問題,而中北部的水患主要是沱江水系造成的,最大的變數就是古洛水。”長期研究李冰文化和朱李火堰工程的地方史專家、什邡市政協原副主席郭輝圖也有類似看法。
“李冰作為蜀守,發現成都平原是由兩大水系構成的,治理岷江及其支流、沱江及其支流,應該同時進行,隻不過後期重點放在了什邡。”李钊認為。
發源于川西北大山中的洛水,順着山谷流出大山進入平原時,必須從狹窄的高景關奪路而出。兩山對峙的高景關使得河道急劇收窄,時常堵塞,危及下遊。
翻開什邡史料,仔細品味一段段詳細記載:李冰采用“火燒水激”方法破解兩山相連的高景關,再修魚嘴,即洛堋(石埂分水嶺),東面為外江、主要功能是洩洪,西面為内江、主要功能是灌溉。然後,又在内江上中下段修建朱堰、李堰和火堰……
“李冰所處的那個年代,要靠人力完成這種工程,是十分困難的。”在土生土長的洛水人廖興林看來,當年的李冰必定是經曆了千難萬險,在長期的調查分析和實驗中才發現了熱脹冷縮的爆破原理。而采用“火燒水激”,就能實現對瀑口山體的爆破,然後再用人工梳理打開瀑口,水患才得以解決。
“夏季什邡山區十裡不同天,一會兒晴、一會兒大雨傾盆,特别是海拔較高的山區。”廖興林對李冰“向天借水”的過程尤為感慨。“汛期來臨前,組織民衆在山洞和山上同時架火燒山,從獅子王峰山下傾瀉而來的山洪迅速到達瀑口處,巨大的爆破聲響之下,山體轟然倒塌,偉大的通山工程才順利完成。”
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點
朱李火堰所處的高景關,一塊特别的石刻映入眼簾,上方是描紅大字:伊莎貝拉·伯德探險遺址。下方刻着:伊莎貝拉·伯德(1831—1904),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第一位女性會員,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旅行家。主要著作《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長江流域旅行記》)。該書記載:1898年4月,伊莎貝拉·伯德經都江堰、彭縣到此。
雨過天晴的成都,手捧《長江流域旅行記》,眺望遠處的四姑娘雪山,打開泛黃的封面,一頁一頁走進伊莎貝拉·伯德100多年前眼中的四川:
“成都平原越來越富饒,圍繞在農舍邊枝葉繁茂的竹子,雪松和柏樹也越來越大。到了下午時分,巍峨聳立,白雪皚皚的山峰從北邊的雲層中顯露出來,下方岩石嶙峋,草木茂盛的山坡陡然下降到壯美的平原。到處都有歡騰的流水如同美妙的樂曲一般回響着一位偉人的名字,是他在基督紀元之前就已經将這片廣袤無垠的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
“這裡的水源如此充足,因此即便周圍地區遭受旱魔的肆虐,而在這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水源保障了成都平原這一方綠洲的肥沃和美麗……當我們夜晚到達石邡縣(今什邡市)這座繁忙而悠長的小城時,不得不一家一家地去尋找旅店,卻發現都已客滿。”
……
伊莎貝拉·伯德離開成都37年後,34歲的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地理學報》發表論文《中國之人口分布》,指出沿“黑龍江瑷珲——雲南騰沖”有一條中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這條線,把中國分界出兩個泾渭分明的區域,東南半壁約占全國總面積的36%,卻集中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4%,卻僅僅居住着全國4%的人口。這條中國人口分界線,一度也成為中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楚河漢界”。而穿越四川境内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就是我們腳下的高景關!
背對伊莎貝拉·伯德到訪遺址石刻,郭輝圖感慨萬千:真是曆史的巧合,“胡煥庸線”與伊莎貝拉·伯德在此邂逅!高景關成為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的地理、氣候、生态、文明的連接點。
朱李火堰灌溉了什邡、綿竹、廣漢、新都、金堂等成都平原的部分地區,其功能和地位,并不在都江堰之下。“發源于川西高原的岷江和沱江是長江上遊在四川境内的兩大水系,都是古蜀文明的發源地,正因為李冰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在沱江修建了朱李火堰,才真正把治水興蜀融為一體,從此蜀地水旱從人,真正成為了‘天府之國’。雖然都江堰的名氣廣為流傳,但朱李火堰同樣重要。”郭輝圖非常執着地說。
四川百姓心中的李冰
李冰治水惠澤川西,蜀人尊崇李冰,并在蜀地建有多處紀念和祭祀李冰的寺廟。
大王廟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座,與李冰陵相鄰,與都江堰二王廟遙相呼應,是祭祀李冰的重要場所。
沿朱李火堰所在的高景關向南而行,即可到達大王廟和李冰陵,也就是“後城治”和章山冢的今日所在。
踏訪章山,隻見山下村民正在忙着裝運蒜頭外運。随口詢問李冰故事,大家都可以跟你來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龍門陣。
在四川百姓心中,李冰從未故去,而是羽化登仙,飛升為鵬。
《蜀中名勝記》等諸多史書皆有記載。《古蜀記》雲:“李冰功配夏後,升仙在後城治,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
明萬曆的《大安王廟碑》中亦有語曰:“後至後城山,遇羽衣人謂冰曰:‘公之德入于民深,名注天府久矣,上帝有诏,命予來迎’,遂挾之飛升而去。”傳說雖為虛構,但卻實實在在地表達了老百姓對李冰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越過小橋,李冰陵蓦然閃現。陵墓兩側有蒼松翠柏,陵前則有二溪環抱,伴着墓主度過悠然歲月。
“千古六字訣昭列理川治蜀規臬矩範,一部水利史默垂職事為人懋績英聲”,走進李冰陵區,一副楹聯吸引了我,它道盡了“鎮水之神”的千古功績!
李冰陵有999級台階,我們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李冰石像,其像高8.3米,束發佩冠,長袍寬氅,左手捋須,右腰佩劍,目光剛毅,神情莊重,俯瞰朱李火堰水利工程滋潤着百裡什邡,阡陌縱橫、稻浪滾滾。
“看,前面就是李冰墓!”郭輝圖告訴記者,這是李冰的衣冠冢,墓冢周長約30米,中間是一個碩大的土丘,上面常年生長着蒼松翠柏。墓碑上用魏碑體刻着“秦蜀郡守李冰墓”七字。墓冢采用了秦漢圓形制式,墓圍則以“李冰行迹圖”飾之。圖上,繪刻着李冰“通濟二江”“勇鬥江神”“馬沿西行”“開鑿鹽井”“民仰忠魂”的故事,訴說着人們關于李冰的浪漫想象。
隻見墓冢前側,四隻護墓石獸分列左右,一為水犀,一為狻貂,一為虬,一為質,皆為水中之物。墓冢後面,三棵高大的酸棗樹正迎風搖曳,樹上結滿了果實。
站在李冰墓前眺望,高景關、朱李火堰盡收眼底。惟願山河無恙、百姓富足,以慰其平生所付。
章山之下,溪流潺潺,沃野千裡。什邡市委書記王洪對李冰治水給成都平原帶來的福澤特别是造福什邡百姓有更多的感悟。“李冰是什邡的,也是四川的,但是他更多的是屬于中國和世界的!李冰心系蒼生的責任擔當體現了尊重自然、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已經遠超時代、地域、民族、籍貫、信仰。”
參考書目:1、《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史記》(嶽麓書社);3、《長江流域旅行記》(四川民族出版社);4、什邡縣志(1840-1983,四川大學出版社); 5、什邡市志(1984—2000,方志出版社);6、《李冰與什邡》(什邡市社科聯、什邡市博物館聯合出品);7、《什邡二千年》(什邡文史資料彙編之十七、十八);8、《蜀王本紀》《蜀中名勝記》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