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初中二年級課文《送東陽馬生序》:我與其貧窮相當 好學則怠
在短視頻平台刷到該課文,瞬間記憶漣漪,這篇文言文内容何曾相似,想當年,也是熟背于心,滾瓜爛熟的。現而今,隻剩下熟悉了。能夠默背過的,隻剩下前幾句的了。
在這篇贈序裡,作者叙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曆,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并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全文結構嚴謹,詳略有緻,用對比說理,在叙事中穿插細節描繪,讀來生動感人。
想來作者也是一個積極向上正能量,勇敢奮鬥,拼搏進去的有為之人。在古代那種環境裡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人們不得不去讀書學習。并且,讀書考取功名是唯一可以跻身階級,改變命運的機會。其實,時至今日,道理一樣,要想在社會立足,有一個大衆眼裡的好工作,那就需要好好學習和讀書,考取一個985或者211的大學,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選擇和機遇。
如今的我們,尤其是我,細品之下,與宋濂貧時之際相同,但其好學勤學之神,我則斐然!嗚呼哀哉,整日浪費光陰,虛度生活,每每念及,懊悔萬分,但是行動又跟不上,如此循環往複,最終的結局肯定是泯然衆人矣!到時候,生活的燈油已經燃燒殘餘,那一刻,恐怕真的就晚了。
讀書和健身,是世界上唯一廉價改變自己的方式。讀書改變内在和精神品質,健身改變外在形态身材容貌。所以,是認命下去,還是做一下改變?請君自便。
下面請欣賞明朝有為青年宋濂的這篇文章,他寫的可是比我強多了呢。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餘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谒餘,撰長書以為贽,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将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餘勉鄉人以學者,餘之志也;诋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
一起加油吧,奧利給~
森林-2021年10月7日 午後5:10 于北京大興西紅門嘉悅廣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