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打雷,遍地生賊的這句老話,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産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農民依然是靠天吃飯的,倘若遇到了災荒之年,農民也就隻能祈求上蒼保佑了。但災荒之年也是有前提預兆的,這句老話就是最好的佐證。
二月正是春回大地萬物生長的時節。當你此時站在希望的田野上時,一眼望去,滿堤遍野的油菜花金光閃閃,桃花李花等百花齊放,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啊!
然而,二月的一聲驚雷後,十幾天的陰雨就接踵而至的到來。本值農作物授粉最佳的時節撞上了連綿陰雨,結果導緻農作物的産量直線下滑。人們在有吃還吃不飽的狀态下,也就起了賊心,開始去偷别人家的糧油了。這是其一。
其二:二月的一聲驚雷,又一次的拉響了倒春寒的警報。人們在十幾天的陰雨天氣裡生活,直接将羽絨服套在了身上。至于還在冬眠的害蟲遇見倒春寒了,那麼它們隻好繼續的龜縮在洞穴中。等陰雨天氣過後,餓極了的害蟲迅速的跑出洞穴尋找食物。此時,農民播種在地裡的種子就會被它們一掃而空,那麼害蟲就是賊了。
其三:賊,貝與戎的結合體。貝在古代指财物,戎在古代指生活在我國西部的少數遊牧民族。正如前面所說,二月打雷,中原地區的農作物必然會減産。然而此時農民不僅要解決自身的溫飽問題,同時還要給縣衙交糧油。當農民不能按時按量的将糧油交到縣衙裡時,官民之間的沖突就一觸即發了。在此背景下這就給西戎人進犯中原地區有了可乘之機,他們開始到中原地區大肆搜刮民物了。那麼,西戎人就是賊。
二月打雷,遍地生賊的這句老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雖說春雨貴如油,但伴随雷聲下的春雨,無異于一場“禍水”啊!還好,現在農民的就業選擇方向也多了,以上三種解釋,僅作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