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7月2日電 題:國家一級演奏員金葉喊娃:葫蘆絲正成為中外交流紐帶
中新社記者 韓帥南
“近年來,中國雲南民族樂器葫蘆絲,無論樂器本身還是演奏形式都在不斷豐富和與時俱進,受到海内外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國家一級演奏員、一級聲樂演員金葉喊娃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圖為7月2日,雲南昆明,國家一級演奏員金葉喊娃在吹奏葫蘆絲。 中新社記者 李嘉娴 攝
金葉喊娃介紹說,葫蘆絲是發源于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古老樂器,由一個完整的葫蘆、竹管和簧片組成,其音色獨特、曲調圓潤,富有詩意。千百年來,傣、阿昌等族民衆用葫蘆絲演奏生活,傾訴情感。
位于中緬邊境的德宏是金葉喊娃的家鄉,在藝術氛圍的熏陶和多元文化碰撞中成長的她形成了熱情、大膽的性格,從小就立志要将德宏民族音樂傳播出去。
長大後,金葉喊娃的夢想逐漸實現,她帶着葫蘆絲在中國各地演出,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民族音樂。“有人認為葫蘆絲隻适合演奏旋律流暢抒情的樂曲,事實上葫蘆絲并非一成不變。”金葉喊娃說,葫蘆絲從傳統的七孔演變為十一孔,當音域得到擴充後,演繹的樂曲類型也越來越多。
“我表演時比較活潑,喜歡在舞台上走動,而傳統的葫蘆絲演奏隻能站在麥克風前。”2004年,金葉喊娃的丈夫、音樂人南江,為了讓葫蘆絲更加适應金葉喊娃的表演風格,研發出電聲葫蘆絲。其音色絢麗,堪比電吉他,這也讓金葉喊娃的演奏更加多元,“我可以利用電聲葫蘆絲演奏搖滾樂”。
此後,為了讓葫蘆絲更易于推廣,南江先後研發了合成材料葫蘆絲、音箱葫蘆絲等産品,受到業界青睐。而金葉喊娃甚至有了喜好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粉絲。
2016年起,金葉喊娃在其恩師李春華的帶領下,與國内一批葫蘆絲愛好者先後在美國、英國、南非等地舉辦多場音樂會。
“與國外藝術家交流時,他們起初以為葫蘆絲是外觀精美的藝術品,在聽到它能演奏時非常震驚。”更讓國外觀衆驚訝的是,金葉喊娃在舞台上用葫蘆絲輪番演奏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世界名曲和搖滾樂,并與知名交響樂團的伴奏完美融合。
“當南非的打擊樂器響起時,我以葫蘆絲和之,配合得天衣無縫;當葫蘆絲與西洋交響樂團同時奏響,同樣像流水一般融入進去。”金葉喊娃認為,葫蘆絲正是“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金葉喊娃将葫蘆絲推廣轉到線上,通過多個短視頻平台進行表演和教學。
2022年7月2日,金葉喊娃通過一場在多個海内外平台同步直播的“民歌大觀·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雲南德宏”專場音樂會上,演奏葫蘆絲名曲《竹林深處》,“希望世界各地更多人通過葫蘆絲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