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江南是幅畫,都說江北是朵花, 都說長江風流, 都說淮河潇灑, 從南到北一條條小溪, 江南呀江北呀我的家, 在這裡生根, 在這裡發芽,在這裡做兒女,對這裡作報答, 好山好水将我養大, 永遠不忘呀我的家 ,又見日出照黃山, 又見月落溶九華, 又見白牆青瓦…”随着雷佳《江南江北我的家》軟糯婉轉的歌聲,讓我又想起了吳侬軟語的江南。
明初将蘇南人口大規模遷徙至蘇北,這些移民都自稱來自蘇州阊門。
明朝,祖先被迫從蘇州阊門遷移到蘇北,那時45萬人都被遷移到蘇北墾荒,這是何等的悲壯。史稱,洪武趕散。拖家帶小,不管你是什麼官,一律半軍事化的管理,背井離鄉,到蘇北去開荒墾地。
《海陵夏殷莊族譜》記載:由蘇遷泰。
由蘇州遷到蘇北。懷念故土,難忘家鄉。他鄉雖好,終是客,故裡才是魂歸處。直到現在,蘇北人還在夢江南,睡着了也戲稱到蘇州去了。600多年來念念不忘祖籍地,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阍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海陵夏殷莊族譜》始祖明末由蘇遷泰,堂号“會稽”,應屬會稽郡望的一個分支。
《海陵夏殷莊族譜》明确記載,“本族始祖明末由蘇遷泰,堂号“會稽”,應屬會稽郡望的一個分支。”父親從學校畢業後,又被分配到了鹽城。正是,蘇州阊門的後裔,鹽城人。
蘇州阊門一帶,繁華的阊門熱鬧無比,大運河是江南的水路要道,此處又是物資集散地。白居易:"阊門四望郁蒼蒼,始覺州雄土俗強"。到明清,更是商賈雲集,店肆林立,被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無錫市南禅古寺
從蘇州到蘇北,就像從米籮裡跳到糠籮裡了,祖先們還得生存。他們适應性很強,在惡劣環境裡,用自己的智慧去認識自然、适應自然,改造自然,頑強地活下來。硬是将蘇北平原變成魚米之鄉。在蘇北形成當地特有的生産方式、生活習慣、民俗信仰等。
蠡溪西苑
富庶的江南,是祖先的故鄉。魚米之鄉、物産豐富,風景如畫、人傑地靈。她是美麗、文氣和富庶的象征,為人向往和憧憬,江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
東林書院
現在經濟條件不一樣,退休後,選擇了住在江南,心境平和,日常生活還是比較習慣,習慣了就行了。山青水秀,風景這邊獨好,想到哪玩就去哪玩。有事回蘇北,兩頭跑跑,無錫到鹽城乘順風車也就二小時,高速公路方便快捷。
蠡溪西苑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是一種思鄉的回味。筆者在江南無錫,也無需再去尋根認祖了。江南相對蘇北氣候比較好,蘇北熟人多些。小孩子也成家立業了,随時都可以換換環境。江南江北都是家。
京杭大運河無錫段
又想起了王觀 (宋)《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