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起源自中國,最早被稱為“湯餅”在東漢時期就有記載了,可見面條發源很早,《齊民要術》記載了面條的做法:“細絹篩面,以成調肉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铛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面對于中國來說與農業生産有很大的關系,比如過去農村地主大戶人家在春種秋忙的時候都要給佃戶長工吃面,俗稱貼秋膘,意思是讓佃戶好好幹活。與我們平日裡電視劇看到的地主老财剝削不一樣,過去的鄉紳地主尤其注意給長工吃飽,因為如果剝削長工,長工同樣也會在勞動上偷奸耍滑故意損壞莊稼,讓你蒙受損失,反而兩敗俱傷,因此過去最便宜的辦法就是面席。也就是給長工吃面,這樣的話長工吃得好了,幹活才能認真,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契約關系,面食比任何食物都省成本而且可以讓長工吃飽,成為當時的首選。(《駱駝祥子》劉四爺的壽宴對此有很多的描寫)
過去北京城尤其是皇宮裡吃面也很講究,比如皇帝吃面,往往很注意鹵汁,一般按照宮廷記載,清代帝王吃面,往往鹵汁是用蒙古口蘑與鴿子肉熬制出來的,吃面食皇帝先喝鹵汁,在用面條伴着剩下的鹵汁吃,非常講究。
唐朝以後面條逐步傳出國外,日本韓國也形成了自己的面條,日本人最早吃的是烏冬面,随後朱舜水帶過去了拉面,逐步成為日本的主要面條(古代時期織田信長統一日本據說全靠烏冬面,因為米飯吃了不禁餓,而面條很抗餓,所以織田信長的軍隊主要食用的是面,這樣就比敵人的體力消耗的更長一些)而韓國人喜歡吃荞麥面,随後又發明了冷面,韓國的寺院比較喜歡濃湯面,面食的做法五花八門,但是要說面食保存古老,面食文化比較好的是山西的面食。
如果說到面食,在中國有一個省份被譽為“面食之鄉”,這個省份就是山西省,山西人喜歡吃面,而且喜歡吃醋,據說山西的學子出省上學臨走時捎帶最多的就是醋,因為他們覺得除了山西的老陳醋,各地的醋都隻有酸味少了一些香味。
黃土高原土地鹽堿化較為厲害,因此耐鹽堿的小麥是比較主要的農作物,面食的産生也是就此出現的,北方人多愛吃面,因為面條有助于消化,且糖分較低,可以有效地促進腸胃蠕動,配上陳醋,更可以消化鹽堿化土壤帶給人身體的不适感,使得人身體可以獲得酸堿平衡,當然山西人雖然愛吃面,但是他們對于面有很多保守的看法,比如山西人認為和面需要的是山西特有的堿水(井水),别的地方的水質再好也出不了那個勁道的味道,山西人喜歡吃面食,而每一道面食的背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講一講山西的面食和它們背後的曆史吧。
過去中國人一日兩餐,即饔和飧,宋代以後才流行晚飯(日本也一樣,早年間不吃晚飯。寺院和尚餓得不行了就往肚子裡放幾塊熱石頭,暖暖胃俗稱懷石)山西保留這種古禮,但居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兩餐”的傳統習慣。《山西通志》記載:“天鎮諸地,冬春坐食,一日兩餐”夏秋兩季,因忙于農事,才改為三餐其餘時間是兩餐。過去山西人一般都在田地幹活,吃午飯俗稱“打尖”(即中午最熱的時候送飯)所以過去客棧裡面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指的是午飯。
山西人特别講究位置,過去山西一般的的人家是在家中火炕上盤腿而坐吃飯的,直到現在一家人盤腿上炕就餐,長輩居中央,子女坐兩旁,媳婦邊上坐,方便盛飯、添菜。也有媳婦為了方便在廚房吃飯不上炕的習俗。而晉商人家特别是晉南那邊,對于很多禮儀很在意,男女主人分别進食,男仆端盤、端碗,女仆一旁服侍。先酒後菜,先葷後素,先鹹後甜,先飯後湯,先上什麼後上什麼,乃至飯菜放的位置都有規定。傭人、仆人另設鍋竈,基本在外面蹲着吃飯就是了。
山西人非常守舊,認為天地萬物的道理就是家長裡短,所以最古老的風俗往往保留的最好,這就不難解釋,全中國目前隻有山西農村還在履行《朱子家禮》、山西的晉語是北方唯一還保留古音韻的語言,耕讀傳家的鄉約典故在晉南還在流行,寒食禮隻有在山西能找到。
晉北——刀削面
山西人和山西菜不注重擺設和樣式,因此晉菜上不了席面的說法是有理由的,山西人的飯菜并不好看,但是味道很好,這也體現了山西人保守的性格特征。
說起面食,山西最著名的是刀削面,而刀削面的做法也分為晉北和晉南兩種,一般我們說的刀削面是晉北的刀削面,尤以大同為主。
南北方刀削面的差異主要在吃法上,晉北刀削面講究面出過後直接加入肉臊子香菜一大碗,晉南人是刀削面白皮先上,自己選擇鹵汁澆面自己調面吃。
刀削面的曆史追溯據說在元朝,元朝時期的中國,蒙古人最忌諱的就是漢人造反,因此有很多很可怕的禁令(比如初夜權、投充令和禁刀令)其中蒙古人規定,漢人十家共有一把菜刀,平時由蒙古族長保管,做飯時再去借。
傳聞據說當時有一名老者,去借刀結果去晚了,刀被别人借走了,家裡着急切面下鍋,老者不知道該怎麼辦,出門時地上有一個鐵片,他就把這塊鐵片拿回家了,妻子問他這怎麼用啊?老者想了想,幹脆砍吧。
老伴沒辦法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闆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内,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至此刀削面就誕生了。
大同刀削面尤其重視技藝,最高的手段是繞着鍋削面,面條順時針入鍋,長寬韌勁都有明确的标準,入鍋的面條如同柳葉,在開水中逆時針旋轉。山西大同的刀削面的口号是:“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基本不差。
刀削面主要的鹵汁一般是豬肉,切得很細的瘦肉臊子,要用肉湯煮很久很久,配上老陳醋和香菜,嚼勁十足。
晉中——剪刀面
山西太原地區的面食與晉北不一樣,比較喜歡面魚,也就是小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剪刀面,剪刀面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切得面魚。
剪刀面源自唐朝,說起剪刀面,就要不得不說在太原留守的唐國公李淵與唐太宗李世民了,民間相傳,唐太宗李世民自幼好任俠,留守太原期間,有很多的幕僚。一日晌午李世民留自己的好友武士彟(武則天的生父)讨論天下事,長孫皇後留心針線活忘了做飯,情急之下用剪刀細細剪下面魚,煮後呈食。武士彟歎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此後李世民聽從此建議,随即快刀斬亂麻直取長安。故而流傳下了剪刀面一說。
事實上唐代太原有一個特産就是剪刀,山西人的剪紙很出名,唐盧綸在《難绾刀子歌》中贊道:“并州難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元代楊維桢也有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煙。的詩句,可見古代山西人用剪刀是很勤的。
《字錦》記有:“柳公權以隔風紗作《龍城記》及《八朝名品》,号錦樣書以進。上方禦剪刀面、月兒羹,即命分賜公權。”可見唐代剪刀面已成為禦面了。剪刀面如同火鍋,需要用銅鍋直接上,用蘑菇和雞湯吊的濃湯煮開後,剪刀切面,下鍋後配以新鮮的牛羊肉和山菌,食用,回味無窮啊。
晉南——上黨燴面
說起燴面,主要在河南,河南的羊肉湯燴面很出名(燴面就面片,需要羊肉、粉絲,木耳搭配)山西也有燴面,但是山西的燴面主要是一種焖面和炒面,最有代表的上黨的燴面。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燴面據說源頭起源自穆斯林,晉南的穆斯林比較多,穆斯林一般會在面上刷羊油,但是面食還是容易幹燥,随即他們将面食放在鍋裡炒制,用油讓面條爽滑,這樣吃起來風味會好很多,而當地漢人選擇将面上過蒸軟後用豆角豬肉和豬油炒着吃,這樣焖面就出現了。後來燴面南下成為了河南地區的風味,焖面在晉南與燴面做法融合,形成了上黨燴面。
上黨燴面約定俗成的就是胡蘿蔔、雞蛋、木耳。
太原——龍須面
龍須面是發源自太原的,很多南方的面食在龍須面上都有雛形。
龍須面起源自明代,過去二月二龍擡頭,是古代人春耕的開始,當日要祭天求雨。客家人認為今天是迎土地的日子,稱“土地誕”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禦膳房裡有位廚師,在二月二皇宮做春餅的時候,和面後抻面時發現面的韌度提高了,于是越拉越長做了一種細如發絲的面條,春耕之時進獻憲宗,憲宗有嚴重的口吃,很少說話,服用吃面後卻龍顔大悅,贊不絕口,問什麼名字,廚師說還未有名字,由于恰巧是二月二春耕之日,故而吃面又類似龍須,從而得名龍須面。由于抻面姿勢優美,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在山西,人們壽誕生辰、聚友團圓時,常常要吃這種面,以示長壽和喜慶。
上等的龍須面要強調長、細、源源不斷,更關鍵的是,需要用高湯煮好,不要太多的鹵汁,一片青菜,一點蔥花就好。
晉東南——剔尖面
剔尖面是晉東南,尤其是晉中地區比較流行的一種面食,是一種粗面,由于制作法比較傳統在熬煮後加一點鹽食用,也有人認為是烏冬面的原型。
剔尖面講究用鐵筷子把面剔出來,要求完完整整一根一碗,撈出來後,撒點鹽,最後配上鹵汁吃。
《傳統面食》載:唐貞觀年間八百裡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魏征薦綿山高僧田善友旨令祈雨,後大雨傾盆解救了莊稼濟助了萬民。李世民為報祈雨之恩,帶領滿朝文武赴綿山還願,皇妹八姑亦随同前往,叩拜五龍聖母為師不願再返長安,在綿山誦經修行為鄉民采藥醫病。一日,八姑為一患病老妪配藥、做飯,和面時軟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後還是将面和得稀軟,眼看鍋中水開,八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一塊木闆将軟面團放于闆上,用一根筷子試着往開水鍋中撥,竟撥出了一根根面條,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就問:“孩子,這叫什麼?”八姑将“這”誤聽為“你”字,脫口說:“叫八姑。”老妪誤聽為“撥股”,從此就有了“撥股”面,就是最早的剔尖。後來人們将“用筷子撥出的面條”還稱為“剔撥股”, 榆次、祁縣、太原等地民間則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内,用筷子剔撥,面呈魚肚形,所以又稱撥魚。
晉西北——饸烙面
饸烙面的故鄉山西南部,但是在山西吃饸烙面基本上已經成為一個主流趨勢。在運城,臨汾,晉城的饸烙面非常出名。饸烙面最早叫‘河漏’,元代王桢《農書-荞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
史書認為魏晉時期饸烙面就存在了,西晉時期劉伶被罷官最後流落到獲嘉縣亢村,晚年時期開了一家飯館,劉伶從古籍中找到河漏面的記載,作為自己小飯館的特色食譜之一,妻子更在此基礎之上錦上添花。她将攪饸饹的肉鹵中加了中草藥增加了肉桂、枸杞、細辛、麥冬等十多種養氣滋補的中藥佐料,更具暖胃怯寒、滋陰壯陽的保健防病功效。這樣不僅食饸饹能充饑,還能強身健體。久而久之便出名了。
傳聞明朝末年,孫傳庭兵出潼關來河南與李自成義軍作戰,雙方都是陝西人,厮殺良久之後,饑餓難耐,李自成命令士兵做起了饸烙面,饸烙面的味道飄到明軍兵營,燃起了士兵思鄉之情,軍心浮動,李自成借機發阿東攻擊,從而打敗孫傳庭,如此看來饸烙面不亞于“四面楚歌”的威力。
山西饸烙面是和好的粗糧面團用壓饸烙機器壓的粗面條。鹵汁是用豬肉做的肉臊子配有重要的肉湯(重油而有醬香)為主,饸烙面粗而有嚼勁,配以濃郁的肉湯,吃起來筋道無比。
獨特面食——冷淘
冷淘也就是涼面,也發源自山西,與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有很大的關系。涼面最早始于唐代的“槐葉冷淘”
《唐六典》記載: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即采青槐嫩葉搗汁和入面粉,做成細面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鮮碧,然後撈起,以熟油澆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時再加佐料調味,冰爽可口,沁人心脾。
至宋代,又有甘菊冷淘等其他面食,曆代世人都有冷淘的相關詩句,後世的涼由此産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