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随着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不少地方都進入了建設高峰期。老舊小區改造、民戶拆遷、道路建設、商務樓宇擴張等等,使得建築垃圾的産生量逐年增長。
目前我國每年建築垃圾的增量高達數十億噸,如何處置這麼多建築垃圾成為一個難題。相比于過去簡單粗暴的填埋、堆放,一種資源化的處理模式正在興起。
在山東臨沂的一處拆遷工地,一台破碎機械正在對建築物進行拆解,拆解下來的混凝土塊、磚瓦等建築垃圾,經過初級分類,裝進封閉的貨車裡,被運往十幾公裡外的一家工廠。在廠房裡,經過進一步篩選、破碎、打磨等工序,建築垃圾搖身一變,成了可以用于生産建材的再生骨料。再進一步加工,可以生産出幾十種再生建材,其中再生混凝土、砂漿等可以應用于建築工程;透水磚、無機混合料等可以應用于市政交通工程、海綿城市建設等等。
據了解,目前國内建築垃圾增量每年達到35億噸左右,占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以上,是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廢物。傳統的建築垃圾處理方式,一般是填埋或是露天堆放,這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一定污染。而随着建築垃圾産生量越來越大,很多傳統的垃圾消納場逐漸飽和,建築垃圾面臨無處可去的境地。對建築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不僅解決了建築垃圾堆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可生産再生建材,用于城市建設,減少城市建設對于采砂、采石的需求。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最終就要實現我們建築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從2018年開始住建部又在進行了35個城市的建築垃圾治理試點,目前建築垃圾的資源利用的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了(每年)5.5億噸。
無行業标準體系 再生建材市場認可度低
盡管一些方面還在積極地探索,但實際上,目前國内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還很低,建築垃圾的資源化處理産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再生建材産品的市場認可度也并不高。那麼,如何提升資源化利用的市場化水平呢?
在山東濟南的一處建築工地,一棟樓房的主體結構正在澆築混凝土。工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使用的是以建築垃圾為原料的再生混凝土。這種再生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各項質量指标都和普通混凝土沒有區别,但是成本卻降低不少。
中建八局二公司項目負責人周承亮:普通混凝土大約500塊錢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大概450塊錢每立方米,每立方米差了50塊錢。
周承亮告訴記者,盡管成本上有一定優勢,但他們的工程建設中,使用再生混凝土的比例并不高。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再生建材産品的市場認可度總體還比較低。
某環保科技企業負責人劉強:第一個方面是本身從項目的設計到施工的過程中,沒有融入這個(再生建材)元素另外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個認可度還沒有達到,也比較謹慎。
業内專家介紹,雖然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于建築垃圾再生産品的生産和應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标準,但還不夠完備和系統。國内生産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規模不同、産品質量不一,這也是很多施工企業沒有選擇再生建材産品的主要原因。
加強源頭分類減量 實現良性循環
據了解,目前全國35個試點城市,大約有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近600個,資源化處理能力達到了每年5.5億噸,但目前每年實際處理的建築垃圾隻有3.5億噸。
由于建築垃圾包含建築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産生的廢混凝土塊、廢磚、金屬、裝飾裝修等多種廢棄物,種類複雜,會給企業的回收處置帶來一定難度。如何提高國内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實現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呢?
裝飾裝修垃圾是建築垃圾的一種,由于品類複雜,同時含有化學成分,一直以來都是建築垃圾處理的一個難點。因此,它的回收處理成本,一般也要高于其他建築垃圾。
今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開始施行。其中明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建築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建立建築垃圾分類處理制度;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措施,推進建築垃圾源頭減量,建立建築垃圾回收利用體系。
某企業負責人賀偉力:在過去,有的地方城市管理不到位,還有一些亂倒亂埋這種現象。固廢法一出來,有法律約束了,我們這個産業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健康。
業内人士指出,當前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率隻有10%左右,相較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90%~95% 還有很大差距,例如在日本,減少施工現場垃圾産生和盡可能再利用,是處理建築垃圾的主要原則,并且對建築垃圾的生産、分類、處理有嚴格的流程管理;在德國,法律明确規定建築垃圾生産鍊條中的每一個責任者,都需要為減少垃圾和回收再利用出力,建築材料制造商必須将産品設計得更加環保和有利于回收。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就是對建築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開始的設計建設,到最後生命終結,對材料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監督管理。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