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玩家小夥伴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曆,想玩一款遊戲,測測平均幀速還可以接受,但真玩起來總感覺不流暢,甚至時不時變成PPT,這是腫麼肥事?其實這就是幀速的波動,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在實際測試中不僅要看平均幀速,還得看看有沒有較低的幀速?會不會影響體驗。
你說啥,這怎麼知道呢?其實很多幀速測試軟件都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帶有相關記錄功能的。這裡要注意的是,由于遊戲中可能會穿插一些動畫,轉場等低速幀,偶爾0.0x秒的卡頓也不會影響觀感,隻看這種“最低”幀速會影響判斷的,因此現在的測試軟件都用1%(99%)最低幀速一類的方式來記錄。
先說下這個名稱,出現幾率僅有1%的最低幀速,也可以說是99%時間内的最低幀速,所以它也被叫做99th幀,在不同的軟件、測試中有不同的寫法,其實都是一回事。有些軟件還會提供更小幾率的01%最低幀速,但這已經接近大家不會感覺到的範圍了,除非特别敏感,所以不用太在意。
而高于1%幾率的掉幀就不能說是偶然了,所以它代表着很多玩家開始有所感覺的情況,當然也加就會影響遊戲體驗。如果平均幀速看起來不錯,但1%最低幀很低,那就說明幀速在大起大伏,肯定會讓人感到時不時卡頓,還不如平均幀速低一些但起伏小一些呢,但這點在昨天的推送中我們也提到了。
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平均幀速和1%最低幀成正比,如果在對比中出現了反常,或者出現連續的低幀速,那就說明電腦出現了問題。比如顯存容量或者内存容量用光了、CPU或者GPU過熱或者處理不過來了,又或者某些時候出現了顯卡不能硬件支持的畫面特效等。
另外,對于設置了幀速上限,且對系統性能要求不算太高的遊戲,1%最低幀速也更方便進行對比,因為這些遊戲可能長時間運行在滿幀狀态下,不同平台的平均幀速的差異非常小,58.xFPS和56.xFPS一類的平均幀速很難反映平台的實際差異。而在偶爾出現的複雜場景中,不同平台的低幀速表現就是更好的評判标準了。
這樣看來,遊戲卡不卡,電腦遊戲性能好不好,1%最低幀速顯然是比平均幀速和最低幀速更科學的數據。當然,同一款遊戲的場景也有所不同,在複雜場景裡掉速也是正常的,所以99th幀還是應該和平均幀速、其他電腦幀速參照來看的說。
至于1%最低幀速的測試方法,不僅可以使用當前最常見的幀速監控軟件微星Afterburner,其他如OCAT、fraps2percentile甚至一些遊戲自帶的Benchmark或相應插件也是提供的,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裝上就能用,隻是微星Afterburner這種綜合監控軟件需要進行一下設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