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海爾智家進入日本的第20個年頭。
2002年初來乍到的海爾智家,隻是一個日本家電行業的Others。當時全球前六大家電品牌,全都屬于日本。
作為最早登陸的海外高端市場,日本無疑是檢驗海爾智家的試金石。在海爾智家來之前,三星來過,LG來過,GE也來過,但是經營長的不到十年,短的幾年,全都撤了。
如今20年過去,海爾智家不僅沒撤,還穩穩紮根發展,成為“家電王國”的主流品牌。
據海爾智家日本地區CEO杜鏡國回憶,2002年海爾智家在日本的銷售額是14億日元,如今已是620億日元,利潤更是增長了900倍。在最近一年的日本傳統銷售旺季“新生活”期間,海爾智家在日本雙品牌份額持續第一,單海爾品牌實現了78%的增長。
奇迹是如何發生的?海爾智家是如何用20年的時間在強手林立的市場立足,并且打敗諸多競争對手的?
01、競合三洋,海爾智家成為日本的“狼”20多年前,日本還是世界家電王國。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松下、東芝、索尼等日本品牌家電的“大件”是一個家庭财富和階層的象征。在中國,動辄賣到上萬元的日本大電視,甚至能抵很多地方的一套房。
日本人對國貨家電的信仰很強,他們認為日本品牌的家電質量、技術最好,數十年來沒有一家國外家電品牌在日本有成功的案例。
因此,海爾智家20年前登陸日本時,幾乎被密不透風的日本本土品牌圍了起來,壓力可想而知。
但海爾智家并非毫無策略地進入強手如林的日本。
當時,日本三洋希望開拓中國市場,海爾智家則希望進入日本市場,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資源共享的合作關系。與三洋的合作不同于以往的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引進産品等模式,而是開創性地進行“市場交換”。
海爾智家在日本成立了“三洋海爾銷售公司”,負責海爾産品在日本市場的推廣。這種合作模式得到了日本經濟産業省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與三洋形成競合關系,這是海爾智家在日本的第一個階段。
2007年,雙方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之上,海爾智家以合資的方式整合了三洋長期赤字的冰箱事業。并且優化資源,把三洋的冰箱生産線全部關閉,搬到了青島,生産技術和開發人員留下來成立了海爾三洋電器株式會社。
到2012年,海爾智家最終并購了三洋電機白電業務。這項收購之後,海爾智家正式形成了以東南亞、亞洲區域為中心的246市場結構。即2個研發中心,4個制造基地,6個國家的市場,包括渠道和客戶關系。
這是日本大型制造業企業首次将主要業務闆塊售予中國廠商,也是海爾智家第一個兼并世界500強的項目,具有裡程碑意義。
收購三洋白電後,考慮到日本民衆對于本土品牌的感情,海爾智家同時決定開啟雙品牌運作模式,确定AQUA為三洋白電業務闆塊新的商号(主品牌),由AQUA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場突破。
自此,海爾智家在日本市場正式進入自我發展階段,也快步邁入日本的主流品牌行列。
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三洋白電在海爾智家接手後神奇地起死回生。2012年,海爾智家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額為2011年的4.5倍。
進入海爾智家全球化生産研發網絡的AQUA品牌也煥發了新的生機,從長期虧損轉入持續盈利。富有競争力的新産品一件接一件推出,在日本國内家電市場開始逆襲。在大容量冰箱、社區自助洗衣機等新興領域已然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讓日本家電界非常驚訝,不明白為什麼看似沒落的三洋,到了海爾智家手裡會“化腐朽為神奇”?
02、人單合一,激發員工創新傳統的日本企業奉行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制,企業内部的論資排輩和平均主義現象非常普遍。這算是日本企業文化和曆史的産物,日本戰後經濟急需重振,終身雇傭制讓民衆踏踏實實的一輩子跟着企業幹,起到了穩定局勢的作用。
但問題也很明顯——長時間下去既會打擊個體員工的積極性,也會阻礙優秀的員工創新。進而導緻企業沒有活力,難以及時對市場的變化作出調整。
日本很多大企業轉型難,究其原因就是困囿于年功序列制的僵化,任何宏大的重組規劃都難以施行。
熱門日劇《半澤直樹》中,主角半澤直樹夾雜在中央銀行内部的“舊東京”與“舊産業”派系鬥争,就反映了這種現象。
海爾智家若想在日本長足發展,必然要打破這些阻礙。而這,也正是海爾智家能夠盤活三洋,助推雙品牌成為日本市場黑馬的核心内因。
要說提倡個人創新激發個體能動性,可能沒有比海爾“人單合一”更為合适的理論了。
杜鏡國回憶,為了将“人單合一”在日本落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單合一”這4個漢字寫在黑闆上,并對員工說:“先不要管這個内容是什麼,我會和你們慢慢的探索,但是大家先記住這4個漢字叫人單合一。”
而後,在人單合一落地日本的過程中,海爾智家以“破”“立”“融”三字為思路,逐漸将人單合一理論在日本落實、深化。
“破”,即是破除日本的思維模式和意識形态,破除年功序列制、平均主義、固化的薪酬體系以及其他所有以團隊精神為口号,掩蓋個人價值的文化、潛規則。
“立”則是在人單合一模式下,創立新的制度。但新的制度不是一概而就,是在經曆了很多的個體案例的成功,才将人單合一逐步地實施下去,創立新的制度。比如獎金制度、工資體系,退休機制,以及後續的目标導向機制、否決機制。
“融”,即文化的融合。張瑞敏曾說:“任何一個兼并項目,用資金兼并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兼并項目是否成功不是取決于資金,而在于文化融合的能力是否強大。”
落地的過程自然遇到很多阻力,杜鏡國回憶,2009年,人單合一落地日本的第三年,海爾日本銷售公司要和7個銷售員工簽一份“人單合一契約書”。約定員工實現公司多少目标,就會有相應的獎勵,但也有獎罰制度。
結果在第一輪簽署的時候,僅有四個人和公司簽約,其他三人不簽,因為有“罰”的制度,這對于他們不可接受。
半年之後,公司業績大漲,簽約員工收入也大增,這三個人便追加申請說要簽約。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而正是靠着一件件具體的案例為突破點,人單合一在海爾智家日本公司内逐漸形成制度、形成文化,讓海爾智家日本公司煥然新生,加速奔跑。
最終在家電王國成為主流品牌。
03、一晃20年,海爾已在日本成為主流現在的海爾智家已然不是日本家電行業的Others,而是成績斐然的強勢品牌。
在日本最重要的銷售旺季“新生活”期間,海爾的銷售份額是21%位列第一,加上AQUA,雙品牌份額是31%,高出第二名的夏普1.5倍;在日本冷櫃市場,9月份AQUA冷櫃首次實現單品牌銷額第一,10月份AQUA加海爾的市場份額是第三名的2倍。
在超大型冰箱市場,杜鏡國透露,海爾智家今年同比增速達到33%。高于東芝16%的兩倍,高于夏普13%的2.5倍。
更具優勢的是商用洗衣機市場,海爾的“社區洗”是行業絕對龍頭。日本的“社區洗”店現在有22000家,71%屬于海爾智家。這22000家裡有3500家店是IoT平台的智能家電,全都屬于AQUA。
不少日本本土企業紛紛加盟了海爾智家的社區洗業務。比如日本一流的連鎖快餐巨頭HURXLEY、日本第一的ENEOS加油站、無印良品、全家便利店等。
一晃20年,東京銀座聳立的海爾巨大霓虹燈廣告牌,告訴着所有人這家中國企業在“家電王國”的知名度。
(海爾智家巨大廣告牌)
日本知名企業美津侬總裁水野真澄曾在自己博客裡寫過一段話:“在銀座散步時,會發現海爾的大型霓虹燈廣告牌。在銀座中心看到一家标志如此重要的中國公司時,我再次感到中國企業達到的高度。”
海爾智家在日本的成功立足,其實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業務突破,更代表了中國家電企業走向了全球制高點。
杜鏡國說:“我們來到日本市場,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遇到什麼問題,什麼委屈,一升華到企業,一升華到國家,我覺得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事兒。”
張瑞敏曾向杜鏡國說過一句話:“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這是宋代詩人楊萬裡的詩,意為“總有更多的困難在前面等着你,永遠不要松懈。”
杜鏡國一直拿它當座右銘。
(除單獨标注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作者|楓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