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8 23:41:24

大河報·大河财立方記者 丁倩 文/制表

3月30日晚,随着農業銀行2019年年報的披露,國有六大行年報成績單至此全部出爐。據統計,2019年國有六大行淨利潤合計11364.96億元,平均日賺31億元。

其中,“宇宙行”工商銀行淨利潤3133.61億元 ,繼續領跑六大行;農行資産規模增速最快,突破10%;郵儲銀行資産規模超交通銀行,上升第五大行。

六大行資産規模合計超123萬億元

農行總資産增速領跑

大河報·大河财立方記者通過wind數據整理發現,2019年國有六大行資産規模合計達123.32萬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9.47萬億元。其中,工行突破30萬億元大關,建行、農行、中國銀行也都超過20萬億元;郵儲銀行資産規模超過交通銀行,上升第五大銀行。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1

此外,除交通銀行外,國有大行總資産同比增速均在7%以上,其中農行增速破10%,領跑六大行,交通銀行資産規模增速最慢,不到4%。

論賺錢能力,“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依舊獨占鳌頭,2019年實現淨利潤3133.61億元,建行緊随其後;農行和中行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相差不大;郵儲銀行賺錢能力排在末位,淨利潤610.36億元。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2

在資産質量上,相比2018年,工商銀行、建行、農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均實現了不良貸款率的下降,隻有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2018年持平。

通過數據對比發現,六大行中,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位居首位,這與其自身業務量大有一定關系。從不良率而言,相比2018年,交行的不良率在2019年超過工商銀行,為1.47%,成為不良率最高的國有大行,不良貸款餘額780.4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5.31億元。而郵儲銀行在2018年、2019年連續保持不良率最低,隻有0.86%。

個人房貸新增2.53萬億元

占據個人貸款總額“半壁江山”

對于銀行而言,存款情況往往能反映自身的渠道、獲客和服務能力,而貸款質量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家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

記者通過wind整理數據發現,2019年國有六大行存款總額為90.18萬億元,貸款總額為68.39萬億元。其中,無論存款還是貸款,工商銀行均遙遙領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行客戶基礎較好、客戶黏性較高、貸款投放能力較強。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3

相比2018年,國有六大行新增存款5.46萬億,新增貸款6.36萬億元。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新增3.27萬億,占新增貸款的51.1%,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53萬億元;公司貸款新增2.69萬億,占新增貸款42.1%。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4

記者通過對六大行年報數據梳理獲悉,個人住房貸款在個人貸款中均占據“半壁江山”。其中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在個人貸款中占比81.9%,位居六大行之首;工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資産質量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在個人貸款中占比80.9%;郵儲銀行則占比最少,為61.8%。

如果單純就存貸比率而言,六大行中交通銀行存貸款比率最高,為88.33%;郵儲銀行最低,為53.41%。那麼存貸比率指标對銀行有什麼影響?據業内人士介紹,如果從銀行盈利的角度,存貸比率越高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強,但從銀行抵抗風險的角度,存貸比率例不宜過高,因為銀行還需應付廣大客戶日常現金支取和日常結算。

加快數字化轉型

六大行去年信息科技投入超716億元

加快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擁抱金融科技,國有銀行在2019年紛紛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便是很好的說明。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5

通過梳理年報數據,記者發現,2019年年報已成為六大銀行展示金融科技實力的舞台,六大行去年在信息科技方面投入金額共計716.31億。其中郵儲銀行投入為81.8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9%,占比最高,工商銀行信息科技投入163.74億元,占營收比最低,為1.9%。

從年報中可以看出,信息科技投入增多給六大行業務帶來的成效逐步顯現,金融科技已經滲透到了個人金融業務、資金業務、風險管理等多個領域。

其中,建設銀行在年報中指出,目前全行科技類人員數量為10178人,占集團人數的2.75%,2019年因為集團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發揮線上經營優勢,使得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56.66億元,增幅38.10%。

工商銀行則通過智慧銀行生态系統,讓客戶“一次都不跑”,并且産品更普惠,使小微客戶更好地體驗大行的下沉服務。農業銀行2019年線上信貸餘額超過5800億元,建成數字化智能網點2.2萬家,網點智能化覆蓋率達到100%,全年數字化銷售規模突破1萬億元。郵儲銀行董事長更是在年報緻辭中提到,接下來,每年将拿出營收的約3%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将加快科技人才引進,到2023年底實現全行科技隊伍翻兩番。

發揮“頭雁效應”

六大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同比大幅增長

作為支持中小微普惠金融業務的主力軍,國有六大行不斷下沉服務,發揮了“頭雁效應”,其普惠金融貸款成績在去年年報中均表現不俗。

通過梳理六大行2019年年報發現,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四家國有大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增速均超50%。其中,農業銀行在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92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79億元,增長58.2%,高于全行貸款增速46.3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普惠金融貸款較年初增長超過50%,是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的5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715.21億元,比年初增加1614.07億元行,增長52.0%,累放貸款平均利率4.52%,比上年下降0.43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則在2019年末實現普惠金融貸款餘額9631.55億元,較上年增加3530.81億元,增長57.88%。

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在推進普惠金融提質增效方面,成績突顯。交通銀行2019年普惠“兩增”口徑貸款餘額1639.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1.62%,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58%,較上年下降0.63個百分點;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比2018年末增長38%,全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顯著降低。

郵政業務衍生出來的郵儲銀行,堪稱金融機構“下沉市場”中的排頭兵,将普惠金融作為其發展戰略之一,在2019年交出了不錯的答卷: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結餘戶數151.60萬戶,貸款餘額6531.85億元,均居同業前列。

責編: 劉赟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國有六大行曬家底)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