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其和立夏、立秋及立冬一樣,反映的是一年四季的更替。而立春節氣一到,也表示着又要進入下一個輪回,即冬天即将過去了,而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了。
在古代的時候,立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更是有着祭春神、祭太歲、迎春祈福等習俗。如今在農村裡,一些老人對于立春節日依然還是很重視的,提前很多天就會關注來年什麼時候立春。不過在農曆年中,并不是每年都有立春的,有的農曆年中一整年都沒有立春,這樣的年份在民間也叫“無春年”、“寡年”等,而有的農曆年一年中會出現兩個立春,即“雙春年”。農村老人所說的“寡婦年”、“寡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出現“無春年”?2019年何時立春?
在民間的“寡婦年”其實是從“寡年”演變過來的。在古代的時候“無春年”也被稱之為“黑年”、“寡年”,可是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就演變成為了“寡婦年”,所以現在很多的老人當把無春年稱之為“寡婦年”。在民間甚至還有着“寡婦年”不宜結婚這樣的荒誕說法。自古以來就有着“春生、夏養、秋收、冬藏”的說法,古人認為春季是播種的季節,而在農曆年中沒有立春,那就意味着當年是不能懷春的,不宜生育的,女人也就不會懷孕,所以在這樣的年份是不适宜結婚的。其實這在說法是非常沒有道理的,農曆年中有無立春,這個其實都是人為調整的結果,是公曆和農曆“陰差陽錯”所緻。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24節氣都是依據農曆來的,而其是一種陰陽合曆,每年的天數和月數都不是固定的。農曆和國際上通用的陽曆是要少11天的,因此為了順應寒暑的變化,保存和陽曆基本一緻,所以古人就加入了閏月,即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即383天或者是384天,如此一來農曆有閏月年的年份比陽曆年多約18天。這樣的話,一年中就不再是24個節氣了,而是變成了25個節氣。而立春是24節氣之首,所以在有閏月的年份中,就會在前一年就已經立春了,在當年就沒有了立春,這樣也就導緻了“雙春年”和“無春年”的出現了。
在民間還有着“19年7閏月”的說法。意思是說,每19年有7個年頭是“雙春年”,7個年頭是“無春年”,另外的5個年頭就是正常的“單春年”。由此可見,無春年、雙春年出現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而農曆2019年的立春是在2019年2月4日,這天在農曆是2018年12月30日。下一年的立春是在2020年的2月4日,農曆2020年正月十一日。所以在農曆2019年一整年是沒有立春的,是無春年,也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寡年”、“寡婦年”。但是公曆上是每年都有立春的哦,2019年也不除外。
溫馨提示:在部分農村地區依然還有着“寡婦年不宜結婚”這樣的荒誕說法,這都是毫無科學道理的。哪一年沒有人結婚、生育小孩呢?所以,這種錯誤的想法,還是要摒棄掉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