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常見的十種修辭手法和例句

常見的十種修辭手法和例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20

從小學開始,語文學習就要求孩子必須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修辭手法。

那麼,到底什麼是修辭手法?小學必須要掌握的修辭手法都有哪些?聽愛豆為你慢慢道來~

什麼是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于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

如果把閱讀和寫作比作是做菜,修辭手法就是除了食材之外最重要的調料。一頓飯如果沒有調料,那麼即使是再好的食材,最後的成品也一定是難以下咽的。

修辭手法之于文章就是這個作用,能夠使文章能夠更好地傳達寫作者的想法。

常見的十種修辭手法和例句(收藏16年級必須掌握的最全修辭手法彙總)1

孩子為什麼要學修辭手法?

掌握修辭手法是學好閱讀理解和作文的基礎。孩子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會碰見很多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果不能熟練分辨文章中使用的修辭手法,那麼孩子對文章内容的把握可能會出現偏差。

另外,修辭手法也是閱讀理解的常考知識點。因此,無論是語文素養的培養,還是應試成績提升的需要,孩子都必須要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常見的十種修辭手法和例句(收藏16年級必須掌握的最全修辭手法彙總)2

小學必須掌握的修辭手法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

1.本體: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體:即用來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詞:用來表示比喻關系的詞。

常見的比喻詞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猶如、放佛、好比、一樣、成了、變成、是……

例句:

1.遠遠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樹連成一片,濃濃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顴骨上橫着的一道劍眉。

2.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3.鵝毛,像蘆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來。

4.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着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5.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挂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着勁兒在吹呢。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語言、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将什麼賦予生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某特征,表達作者某情感。

例句:

1.風翻開了書!

2.小狗伸了一個懶腰。

3.真理它卻不會彎腰。

4.行道樹筆直的站在路邊。

5.海棠果搖動着它那圓圓的小臉,沖着你點頭微笑。

誇張

誇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誇大或縮小。一定要注意:對某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毫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誇張的種類:

1.擴大誇張:對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2.縮小誇張: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3.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誇張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給人啟示,加強渲染力,引發聯想。

例句:

1.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2.、沉默。監房突然像沉入無底的黑夜的深淵中,就是落下一根針也仿佛可以聽見。 -——-楊沫:《青春之歌》

3.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4.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5、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排比

排比是指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内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緻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判斷要點:排比的特點明顯,句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短語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增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說明道理。

例句:

1.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甯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缤紛的世界。

2.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3.下課了,操場上一下子熱鬧起來了,同學們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繩,有的打籃球,玩得可開心啦!

4.圖書室裡的書可多啦,有童話書,有科學書,有漫畫書。

對偶

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判斷要點: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對偶的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于記憶。

例句: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2.三杯竹葉穿心過兩朵桃花上臉來

3.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4.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反問

反問就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形式表達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中。用問的預期表達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反問是疑問句是四種語句中的一種。其他三種是陳述句、感歎句、祈使句。

反問的作用: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确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餘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例句:

1.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2.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設問

什麼是設問?說話、寫文章時,為了強調自己的看法或結論,有時先提一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後由自己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直白地說就是自問自答。

設問的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内容。

例句:

1.他真的很壞嗎?不是的,是你沒有看透他!

2.為什麼小鳥會飛呢?因為它有翅膀。

3.難道這件事很難辦到嗎?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4.這人是誰?不是别人,原來是大明。

5.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把課本借給他了。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手法。

判斷要點: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例句:

1.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2.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3.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4.青年是朝陽,老年是夕陽。

5.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反複

反複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的句子。

反複的種類

1.連續反複: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2.間隔反複: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

1.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2.我們還在這樣世上活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有兩個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紀念劉和珍君》)

3.插上理想的翅膀,你可以飛上藍天,震翅翺翔。插上堅韌的翅膀,你可以穿越荊棘,飛翔光芒。插上超越的翅膀,你可以實現自我,登上輝煌。

4.美是遊蕩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陽,美是回蕩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

5.書,各種各樣的書。書,寄托着人類熱切的希望;書,蘊含着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書,會有說不完的話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