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

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19:37:51

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_山西平遙新冠肺炎患者實為密切接觸者,屬于二代病例從時間推算,潛伏期在14天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中疾控專家解讀)1

潛伏期是在感染那天算嗎

_

山西平遙新冠肺炎患者實為密切接觸者,屬于二代病例。從時間推算,潛伏期在14天内。

平遙病例為家庭聚集性病例。目前,全國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家庭聚集性病例尤為突出。專家提醒,居室要注意通風,避免聚集性活動。

雖然2月11日深夜,鐘南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研究中,潛伏期24天的病人僅有1例。但我們仍有必要回到那個基本問題——何為潛伏期?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又是怎麼确定的?

進而,我們還要問,個别所謂“超長潛伏期”病例的出現,是否會影響疫情的整體防控策略?個人防護是否将因此作出改變?

_

42天發病患者實為密接

__

2月9日,山西省晉中市衛生健康委網站通報的一則新冠肺炎病例引發輿論關注。

這份名為《晉中市截止2月7日24時确診病例生活就診軌迹通報》稱,患者女,65歲,現住址平遙縣杜家莊鄉蘇家堡村。2019年12月25日乘飛機KY3004自武漢到太原,12月26日乘坐出租車到平遙。2020年1月1日乘坐私家車返回蘇家堡村家中。2月3日由120接到縣人民醫院就診。2月5日确診。

從12月25日返鄉至2月5日确診,相距42天。于是,有媒體稱,新冠肺炎患者潛伏期或長達42天。

事實果真如此?

2月11日,記者從當地相關部門獲悉,事實上,1月25日,這位65歲患者的兒媳被确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于2月3日到平遙縣人民醫院就診。換言之,這名患者是密切接觸者,屬于二代病例,從時間推算,潛伏期也在14天内。

健康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山西新冠肺炎疫情,病例集中在晉中市。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24時,山西全省共确診新冠肺炎122例,晉中市共确診33例,餘下的89例則分散于省内其他10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晉中市的病例主要來自下轄的平遙縣。這與平遙當地很多人在武漢經商有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超過3萬名平遙人在武漢經商,僅在漢正街經商者就達3000餘人。

健康報記者獲悉,截至2月9号,共有3100餘名平遙人從武漢返鄉,且大部分乘坐飛機。由于多為親友,平遙當地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病例。截至2月10日24時,平遙已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543人,尚有234人在接受醫學觀察。

_

83%的聚集性疫情在家庭

__

不僅是平遙,全國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呈現聚集性,其中家庭聚集性病例尤為突出。

在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所謂聚集性疫情,是指在一個相對小的空間裡出現兩個以上的病例,“我們對聚集性疫情進行了分析,其中83%在家庭,此外,常見的還有醫療機構、學校、商場、企業等。”

吳尊友解釋,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發生,一般是因首例病人(一代病例)有湖北、武漢居住生活、旅遊史,或是由于家庭生活接觸或照顧病人、聚餐等,使得發生二代病例傳播。

三代、四代病例主要是第一代病例臨床特征不明顯,其他人在和病人接觸中,防範意識不強所引發的。“一代病例占22%,二代病例占64%,也有個别的會出現三代甚至四代病例。”

吳尊友表示,防控聚集性疫情,首先要認識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場所和地點,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病人或需要照顧病人、聚會、到人員密集的地方或是乘車等,諸上場所均可能引發聚集性疫情,均存在風險。

因此,家庭居室要注意通風,個人要注意衛生防護,要戴口罩,洗手,盡量避免去參加聚會、聚餐這樣的聚集性活動。

_

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潛伏期為5.2天

__

不僅是平遙的病例,事實上,關于新冠肺炎潛伏期的問題已成為近日的輿論焦點。

2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論文稱,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

雖然2月11日深夜,鐘南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潛伏期24天的病人僅有1例。但我們仍有必要回到那個基本問題——何為潛伏期?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又是如何确定的?

進一步,我們還要問,個别所謂“超長潛伏期”病例的出現,是否會影響疫情防控策略?對個人防護又将産生哪些影響?

對此,吳尊友解釋,以接觸者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為始,以接觸者發病為末,二者間隔的時間即為潛伏期。

“如果與新冠肺炎病人就接觸過一次,那麼,确定接觸的時間節點就相對容易。”吳尊友舉例說,病人甲與同學聚會,5天後,參與聚會的乙發病,乙與甲這段時間隻在聚會接觸過一次,那麼,乙的潛伏期即為5天。

“如果是與新冠肺炎病人共同生活或是照顧病人,那麼,在一段時間内,會反複多次近距離接觸,暴露的起始時間就不易判定。”吳尊友說。

比如,病人丙罹患新冠肺炎,家屬丁在1月15日至25日的10天裡每天都照顧丙。丁于1月29日發病。那麼,如何确定丁的潛伏期呢?

“15号到25号,丁在每一天都有感染的可能,因此,通常取中間日期計算,即20号為接觸起點,再加上25号到29号的4天,丁的潛伏期就是9天。”吳尊友說。

當觀察的乙和丁這樣的病人的數量達到幾十或幾百人時,把每個人的潛伏期按照統計學方法取中位數,并計算其95%可信區間,即可獲得平均潛伏期。“根據我們掌握的樣本,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吳尊友說。

__

潛伏期會有微小變化,但不會調整

__

對于鐘南山院士團隊提出的個别病例存在24天潛伏期,吳尊友表示,自己尚未研讀該文,不便發表評論。

但他特别強調,一般而言,潛伏期的确定,是以疾病流行早期發現的病例為主,因為此時病人少,接觸關系明确、清晰,得出的數據也較為準确。

随着病例數的增加,傳播鍊逐漸模糊,目前,新冠肺炎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家庭聚集性病例較多,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很難确定患者确切的感染時間。“比如,患者最後是與哪個人接觸感染的?在聚集性病例中,往往很模糊。”吳尊友說。

另一方面,潛伏期的确定,也與患者本人提供的生活軌迹相關。病人在回顧過往的接觸史時,時間間隔越長,記憶的不确定性越大,流行病學調查存在偏移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對個人而言,準确記憶近一個月内的接觸史,是很難的,尤其對于老年人。”

吳尊友坦言,雖然難度越來越大,但并非完全不能。“目前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觀察,還是能獲得可靠數據的。”随着臨床觀察的病例數不斷增加,計算出的潛伏期也會有微小變化。“通俗地說,就是潛伏期的區間範圍越來越窄,表現為越來越精準。”

吳尊友強調,媒體上所說的潛伏期,實際是指平均潛伏期,是選取大量樣本的潛伏期的中位數。這個中位數的值,不會因為出現個别極值而發生較大變化。因此,雖不排除出現個别極值的可能,但不會對潛伏期作出調整。

“從全國聚集性疫情調查涉及的幾千名二代、三代病例發生的時間來看,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表述的潛伏期仍然适用”。吳尊友說。

對于個人防護問題,吳尊友表示,“與之前沒有變化。”一般工作生活條件下,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足以保護普通公衆不被感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