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蘇州園林閱讀理解

蘇州園林閱讀理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08 11:40:53

蘇州園林閱讀理解(語文蘇州園林說課稿)1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内容是《蘇州園林》。

一、說教材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标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以建築園林、名勝古迹為主題。所選的五篇課文中,有比較規範的說明文,也有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這樣編排,既方便進行比較教學,又能使本單元不至于單調、枯燥。

《蘇州園林》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準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優美的說明文,原是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蘇州園林聞名中外,林林總總,設計者與建築者争奇鬥巧,别出心裁,因此異彩紛呈,特色鮮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徑,異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這一特征,從總體上介紹,順暢自然,通俗易懂,不僅展現了深厚純熟的文字功力,更顯示了不同凡響的思維水平。 教學大綱規定本冊教學重點是培養說明能力,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為抓住特征說明事物。本課的特點是抓住主要特征,按總分結構進行說明。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二年級是培養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而本文所具有的科學性、條理性、邏輯性等特點,正适合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本課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不僅在本單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本冊書的重點篇目。

二、說學情

對于說明文體的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在本單元前兩課才剛剛開始接觸,還沒有接觸到全部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事理說明文或事物說明文等分類,但對說明文體閱讀應掌握的重點内容應該有所知,如:明确說明對象;所說明的事物有什麼特點;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有什麼特點等等。

三、說教學目标

新課标強調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注重培養創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由于說明文本身文體特點可能帶來的枯燥感。同時,他們的年齡段心理特點為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邏輯思維能力尚有待發展。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拟定教學目标為:

1.知識和能力目标

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對說明文的四要素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征,總說和分說的結構及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2.過程和方法目标

整體感知課文,培養說明文閱讀能力,初步學寫說明文。

3.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目标

領略中國園林的建築美,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激發對藝術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篇準确地把握了客觀事物特征的優美的說明文,因此領會作者的整體構思和語言特色是本課的學習重點。而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課文說明順序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因為初一學生來說,“邏輯”還是一個新名詞,如何突破這些重點和難點呢?

在教學中,應盡量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多給學生看蘇州園林的照片,甚至觀看有關蘇州園林的電視專題片等,與課文相配合,方便學生理解,同時教給學生理清說明順序的方法和欣賞蘇州園林圖畫美的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現代教育理論也認為,比傳授現成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鑒于此,我覺得應該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本着啟發式原則,通過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1.問答式教學法:它能充分發揮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情境教學法: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具備審美條件的園林藝術,文章又是文筆優美的典範,完全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達成教學目标。具體采用多媒體課件(蘇州園林的照片、故宮和西方園林的照片),盡量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刺激學生的多種感知覺器官,增強教學效果。

3.小組合作交流法:在問答法中結合采用讨論法。其優勢在信息交流量更大,信息呈立體交叉方式傳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民主氣氛更濃。同時在學法上,本節課主要教給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朗讀法。

六、說教學程序

本課課時計劃為兩課時,這裡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本課時主要目的是明确說明對象特征,理解文章總分結構。

(一)激趣導入,新課教學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家陳從國曾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天下”足見蘇州園林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蘇州園林,處處呈現詩情畫意,充滿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樂。蘇州有四大名園: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和留園,都是園林中的精品極品,處處體現中國江南宅第園林的獨有特點。(多媒體放映圖片)有一位從小在蘇州長大的著名作家,他以一雙欣賞美的慧眼,以對故鄉的絲絲眷情,寫下了一篇質樸又典雅的文字,引領我們去探訪蘇州園林之美。這就是葉聖陶的《蘇州園林》。

設計依據: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有趣,又補充了與課文有關的具體情況,增強直觀感受,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便于進入理想的學習氛圍。

(二)整體感知,把握說明對象特征

1.作者介紹

2.檢查字詞預習

3.設疑引導速讀課文,我讓學生讀後考:為蘇州人的葉聖陶認為蘇州園林具體一種什麼樣的美?

提示: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為一個詞。

4.學生速讀全文,教師佐以學法指導——掃視法:找中心詞、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結句、起始段、結尾段;借助注釋、提示、思考和練習迅速把握文章。帶着明确的目标掃視課文,取己所需,省略其餘。

5.提問并引導明确:蘇州園林的總特征是“務必使浏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并概括為“圖畫美”

設計依據與目的:本環節主要是以問答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用一個提綱挈領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說明對象的總特征。并在過程中給予學生“掃視法”這一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默讀、速讀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

(三)品讀課文,交流探究美與思路

1.提問式引導過渡,我設置了如下問題

①為實現“圖畫美”設計者和匠師們是從哪幾個方面考慮的?

(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

②他們的願望達到了嗎?

(“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

③文中哪句話是為此證明?

(“浏覽者來到園裡,沒有一個不心裡想着口頭想着“如在畫圖中”的”)

④你讀了作者的文章,也有同樣的感受嗎?

設計依據與目的:這四個問題緊跟第(二)環節,環環相扣,步步引導,答案都在第二自然段,學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緊跟着教師的引導進入本環節。

2.自讀課文3-9段,劃出能具體表現圖畫美的句子,在小組中交流互讀。

3.多媒體出示圖片,讓學生用剛才從文中找到的句子裡所表現的“美”去鑒賞圖片,說說“美在……”

4.歸納學生所說,逐步補充闆書

設計依據與目的:充分展示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魅力,并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發現美,領略美,并學着鑒賞美,以圖片和文字互相配合補充,全面深刻地領會蘇州園林“圖畫美”特征,同時在讓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訓練。

5.對照闆書,思考回答

⑤3-9段與第2自然段是什麼關系

(2段是總說,3-9段是分說,他們之間是總分關系)

6.小結本文結構:總-分-總

設計依據與目的:對照闆書,學生對文章結構的認識一目了然。

(四)小結拓展,引申練習

1.小結:蘇州園林無論是整體,還是它的每一個局部,從主要設計到次要的細節都處處都注意到了圖畫美,作者反反複複用圖畫作比,目的在于始終強調蘇州園林總的特征。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說明文始終要注意緊緊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2.拓展練習

多媒體出示本校多角度照片,讓學生說說,如果寫一篇關于我們的校園的說明文,你會抓住它的什麼特點,用什麼說明順序去寫。

3.作業:完成寫作提綱,結合下節課說明方法等知識的學習後完成寫作。

設計依據與目的:繼續運用情境教學法,并聯系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運用中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

七、說闆書設計

闆書設計集中體現本課說明對象的特征,并充分展示文章結構特點和說明的順序,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直觀的認識,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蘇州園林》說課稿,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