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書是一件低成本的投資

讀書是一件低成本的投資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11:04:09

讀書是一件低成本的投資(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投資)1

作者 | 林小西

來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01.

《納瓦爾寶典》中有這麼一段話:

我花了很多時間看書,我唯一真正的朋友是書。書是偉大的朋友,因為過去幾千年來最好的思想家會告訴你他們的智慧。

如今很多人在進入社會之後,沒有了繼續學習的動力和耐心。

就像《認知覺醒》中所描述的一類人:醒着的睡着的人。

什麼是醒着的睡着的人?這類人有着以下相似的特征:

雖然對本職工作非常投入,但業餘時間幾乎被不需要動腦的事情占據

有空就找朋友聚會,時常喝到爛醉;

經常熬夜,從不主動看書、運動;

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視頻、讀八卦新聞、玩手機遊戲;

實在沒事可做,就裹起被子睡懶覺……

有一個人,在之前也是上面所說的那種人,直到有一天身邊兩位關系很好的朋友由于意外,命運軌迹發生了巨變,他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現有的一切被“剝奪”,我還有什麼、會什麼,又曾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

這個問題讓他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下去了。

這一年,是2017年,他36歲,在這樣一個老大不小的年紀,毅然開始探索。

如今2022年了,他怎麼樣了呢?

他就是暢銷書《認知覺醒》和《認知驅動》的作者,周嶺。

3年左右的時間(《認知覺醒》出版于2020年),他就從一個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蛻變成寫出2本影響無數人的暢銷書的作者。

這期間他經曆了什麼,才有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那就是覺醒,就是提升自己的認知。

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在覺醒之後,他開始廣泛涉獵知識,從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學科中,看到自己成長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清楚了這個世界的部分規律和真相,知道了實現夢想的方法和路徑。

而我也正是因為讀了周嶺的《認知覺醒》,從中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36歲開始覺醒,都能産生如此巨大的能量!那麼我才28歲,我依然有着無限的可能性。

樊登也曾在《讀懂一本書》中說過:書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

可以說直到今天,除了我有限的人生經驗之外,我的絕大部分認知、思維、習慣等,都是從書本中得來的。

它們讓我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逐漸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弄明白了這個世界運行的一些底層邏輯、規律和真相,知道了實現夢想的方法和路徑,并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讀書。

02.

自從我選擇裸辭之後,每天都會堅持讀書1-3個小時,包括紙質書和電子書。

其實如果按照一周一本書算下來的話,今年已經完成了52本書的任務。

但讀了多少本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讀過的書帶給了你多少成長和改變。

《認知覺醒》裡面說過,讀書從權重上看,閱讀量<思考量<行動量<改變量。

我以前讀書,大多數都是追求快,追求量,而忽視了思考、行動和改變。

如今10月份了,對于自己的讀書計劃也作了很大的修正,那就是更加關注自己從讀書中獲得了多少成長。

隻有将書中的信息内化為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并用以指導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讀書。

那麼,我從書中都收獲了哪些好處呢?

首先,讀書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見識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思維方式。

讀了周嶺先生寫的《認知覺醒》《認知驅動》,讓我看到了實現夢想的具體可行的方法和路徑,學會如何用底層規律開啟認知驅動力,讓自己的努力變得真正有效。

讀了L先生寫的《打開心智》,了解到我們人類大腦的底層原理、如何打造自己的學習系統、如何成長以及看透事物的本質。

這樣的認知提升,都是讀書帶給我的。

其次,讀書讓我們學到專業的技巧(知識、行為、處理方法等)。

要想了解某個行業或領域的規則,除了投身該領域、親身體驗之外,讀書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捷徑。

想要培養任何一項能力,比如閱讀、寫作、編程,市面上幾乎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專業書籍;

想要在短時間内了解一個領域、甚至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選擇該領域内評價比較高的前10本書,讀完之後你一定會超越大多數人;

如果在人生、生活中遇到困惑和迷茫,也可以從書籍中尋找到慰藉和出路,比如多閱讀人物傳記、個人成長類書籍。

最後,讀書也能大幅緩解我們的壓力。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進行研究,試圖找到最能幫人緩解壓力的活動。

他們監測受驗者的心率、肌肉緊張程度,據此測定精神壓力緩解的程度。

結果發現,聽舒緩的音樂可以緩解壓力61%,喝咖啡緩解54%,散步緩解42%,玩遊戲緩解21%;而讀書可以緩解68%,是所有活動中最有效的。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人隻要連續讀書6分鐘,精神壓力就可以緩解三分之二。

其實,讀書的好處當然不止以上幾點,可以說是有百益而無一害。

但是,大多數人因為工作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讀書,可以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标:每天閱讀1小時或30分鐘。

堅持踐行一天一小時讀書時間,你的生活一定會有巨大的改變。

03.

那麼我們可以從什麼書開始讀呢?

《輸出式閱讀法》中提出過一個讀書原則:

讀書不快樂,就沒有讀書的必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快樂地讀書最重要。

讀書,無論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認知,還是消磨自己的休閑時間,都應該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帶着愉快的心情去讀書,才是享受。

關于讀書,在這裡分享《一年頂十年》中的一些觀點。

  • 如何打好閱讀基礎:

如果之前一直沒怎麼讀過書、閱讀基礎很差,怎麼辦?

做到這2點:多讀,猛讀。

越早突破新手期,就越容易品嘗到讀書的甜頭,從而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讀書習慣。

為了避免放棄,新手一開始最好讀自己能讀得進去的、感興趣的書。

  • 有哪些書是必讀的:

(1)曆史類書籍。

讀曆史,以古鑒今,會讓你更懂得人性。

(2)人物傳記。

讀人物傳記,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參考。

(3)幫助我們升級認知的書。

這方面的書我目前讀得比較多,包括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别,歸根結底還是認知的差别。

(4)勵志書。

雖然有的人一看到勵志書就會罵毒雞湯。

但我覺得,讀書沒有高下之分,應該按需決定,尤其是在内心能量不足的時候,讀一些勵志書沒什麼不好。

如果讀這些書能讓你的狀态變好,多棒啊。

04.

我想起《十三邀》裡,有一期是許知遠采訪唐諾先生,其中有談到讀書的如下片段。

唐諾:你想較為完整地理解世界,有些基礎性的、沉悶性的東西,是非要啃下去不可的。

許知遠:這麼強有力,和這種廣闊的好奇心,是需要巨大能量來支持的。(您是怎麼堅持的?)

:我不懂人家,人們為什麼不買書,就因為這是全世界最劃算得來的東西。

因為,一個了不起的書寫者、思維者,一生的時光,天才加上他那個工作,他可能隻留下八本到十本書。

你把這樣的一個人的一生,最精華的東西都學到了,我不知道全世界有什麼東西比這更便宜。

最近幾年堅持讀書,真的對我個人的成長産生了很大的影響,無論是認知的提升、心态的平和、思維的精進等,都大有裨益。

讀書,真的是一件性價比最高的自我投資了。

不出意外的話,每個人都隻能活一輩子。

但是通過讀書,在前人的書裡,你仿佛又多活了一生。

從他們的身上,你能夠看到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讀書,就是你體驗1000次人生的捷徑。

• End •

『往期文章』

9月看的3部電影和6本書

不要緊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納瓦爾寶典》|開啟通往财富與幸福之路

作者:林小西。滿地都是六便士,你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圖片:《成為簡·奧斯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