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起杠鈴就開始盲目地推胸,那就别想高手的胸肌為什麼練得又大又飽滿了!練得好的從來不隻是推重量,是在好的方法裡面找到合适自己的,才叫懂得練!
找對練胸的辦法,可以從上斜卧推入手,從了解作用到安排,不再讓努力白費,通過這些改正打破自己的不足!
選擇卧推的動作時,決定因素之一應該是這個動作是否有助于提高整體的卧推力量。換句話說,如果做上斜卧推,它是否能提高你在訓練中做平闆卧推的數量?
應該做上斜卧推嗎?如果肩部和上半身肌肉無力,導緻他們在卧推中表現不好,那麼應該做上斜卧推。這是因為與平闆卧推相比,三角肌前束和上胸肌在上斜卧推中能被更大程度地激活。
如果具有一定的訓練水平,上斜卧推對你來說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動作。我們列舉這些标準,并推薦其他可以幫助在卧推中變得更強的訓練動作。
使用的肌肉:上斜卧推VS平闆卧推為了了解上斜卧推是否對平闆卧推有影響,需要先看一下這兩個動作中涉及的肌肉。如果在平闆卧推中無力的肌肉,在上斜卧推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訓練,那麼可能會對卧推有很大的提攜效果。
對于愛好者來說,選擇對提高整體力量有最大影響的正确動作是首要任務。卧推的動作不能随意選擇。
平闆卧推時使用的肌肉
以下是需要了解的一些要點:
這裡先不談如何在卧推選擇最理想的握姿或觸點。
上斜卧推時使用的肌肉
上斜卧推與平闆卧推使用相同的肌肉群,但明顯增加了某些肌肉區域的激活:
如果對于你來說,上斜卧推是提高整體平闆卧推力量的好方法,那麼應該如何把它落實到訓練計劃中。
1. 特異性
千萬不要簡單地用平闆卧推代替上斜卧推。如果想在平闆卧推中變得更強,需要在這個動作的訓練中保持高度的特異性。
“特異性”的概念僅僅意味着為了積極地适應,需要針對結果進行特定刺激。簡單來說,如果想在卧推中變得更強,相比于其他動作,要更加專注于在平闆卧推中逐漸增加負荷。這就引出了下一個觀點:訓練頻率。
2. 訓練頻率
訓練頻率指的是每周做一個特定訓練動作的次數。如果每周隻練1次平闆卧推,就會擔心是否會因為平闆卧推缺乏特異性而用上斜卧推做替代。因此,把訓練頻率增加到每周2次,一次做平闆卧推,另一次做上斜卧推。
如果每周卧推2次訓練,把上斜卧推放在其中一次訓練中,要麼訓練當天用上斜卧推代替平闆卧推,要麼在把它放在平闆卧推之後作為第二個動作。
如果每周做3次卧推訓練,可以選擇每1-2天就練一次卧推訓練,其中的一次通過做上斜卧推取得顯著的進步。
3. 周期化
周期化是指在計劃訓練時采用的系統的長期方法。
有幾種周期化模型;然而,上斜卧推用簡單的塊周期化方法就可以了,如下:
第1階段(4-6周):以肌肥大适應為優先,建立肌肉質量,使用中等次數範圍(6-10次/組),平均強度(1RM的60-75%),每周線性增加訓練量。
第2部分(4-6周):以神經适應為優先,建立力量,使用低次數範圍(2-5次)和高強度(1RM的80-90%),每周線性增加負重。
第3部分(2-4周):開始過渡到專注于平闆卧推,而不是上斜卧推,看看上胸肌和肩膀力量的增加是否有效果。
4. 其他訓練動作
如果需要提高上胸肌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也需要更全面地考慮動作選擇。
雖然上斜卧推可以對平闆卧推的力量産生有意義的影響,但可能還有其他應該做的動作,包括:
是否做上斜卧推,取決于認為這個動作能不能給平闆卧推帶來提攜作用。如果平闆卧推的低段和中段是自己的弱點,那麼上斜可以幫助提高整體力量。通過改變,讓你全方位建立更大,更平衡,更飽滿的胸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