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騷動的不是愛情,隻是不甘心罷了。已擁有的反倒成了多餘,多餘的僅僅因不是全心全意的愛,摻雜了太多功利性自私性目的性的需求。
01
陳奕迅深情款款地唱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為何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高一的同桌暗戀班裡一個男生,這男孩隻能說很清秀,談不上多麼帥氣,微卷的黑發,雙眼皮,睫毛很長,膚色很健康,個子高高的,成績也還不錯。
暗戀就像一棵相思樹,從相思的種子萌芽,破土而出,到越發茁壯。
你要問她從什麼時候開始暗戀的,也許是某次與他不經意的擦肩而過,也許是某節課上他回答問題時抑揚頓挫的音調,也許……
于是乎,費盡心思地“偶遇”在上學下學的公交車上,用眼角的餘光穿過一片人海去找尋和欣賞站在另一角的他的面龐,透過嘈雜喧嚣迫切渴望可以感知他的呼吸聲,每每大巴刹車或者碰到路況不好的時候,她心中竊喜于自己和喜歡的人一起“颠沛流離”過。
要知道他和她的座位一個天南,一個海北,而距離産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不,班級再次大規模地調整座位,她終于如願以償成了他的前桌。此後我因為分了桌不能實時關注她的八卦動态了。
後來,閑暇時,她跟我訴苦,原來他也隻不過是個普通人,他沒有她想的那麼美好,他上課也抖腿,轉筆,課間和同桌遊戲人生,自己故意就問題請教他,妥妥的體驗了一把直男癌晚期患者的言語邏輯,大跌眼鏡。
于是乎,心裡那棵相思樹連根拔起,百葉凋零。
你看,一場暗戀剛剛抓住了“地利”這一天然優越條件,她還沒為這個加速感情的催化劑算是在愛情路上取得的階段性勝利而歡欣鼓舞慶祝,她的暗戀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草草收場。
果然,愛情就像龍卷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她喜歡的也許并非他這個人,而是她想象出來的異常美好的存在。
她隻是遠遠的望去,沉迷于他的聲音,他清麗的面龐,加上青春期不安分的心,她看到了一些美好,于是乎,陽光,明媚,溫柔,多情這些美好的特質也必須屬于他。
可這完全是她自己硬生生地貼到他身上的隐形标簽,來自于她的幻想,而非真實的他所實實在在的擁有。
與其說她喜歡他,倒不如說她進行了一場華麗的幻想。
在這場感官盛宴裡,她勾勒出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的樣子,并将其賦予現實裡那個他,她喜歡的,僅僅是幻想中的他而已。
于是,在真實的相處後,她心目中的男神形象土崩瓦解,回歸現實的她,看到這個自己曾經狂熱地思念苦澀地暗戀的對象也不過平平無奇,剩下的恐怕隻有雲泥之别的落差吧。
雖然同桌從未得到過他,可内心依然不再騷動。原本喜歡想象中的他,是現實裡的他徹底地打碎了那場夢境。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道理也相似,正是因為對方如同水中月鏡中花般遙不可及,是你不可了解不可觸摸的存在。于是乎,你為他打造了旖旎葳蕤的白月光形象,并信以為真,愛慕那個想象中絕對完美的情人,或芝蘭玉樹,或婀娜多姿。
但你愛上的也不過是想象中的情人,或許待你真正擁有,你會發現他或她也不過如此。
所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但莫說那是愛情,說愛就太過牽強和浮誇了。
02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過,“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為何擁有了反倒成了多餘?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也算得上千古佳話了。
卓文君乃富豪之女,她的美貌有人如此描繪:“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
可見其美豔不可方物,而且她通曉琴棋書畫,才華橫溢。
反觀司馬相如,盡管才高八鬥,滿腹經綸,但其當時的生活并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他投靠的梁王去世緻使賓客星散,回鄉後可謂是家徒四壁,無以自立,十分失意。
就是在如此門第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司馬相如愛慕文君,琴挑文君,以一曲鳳求凰俘獲卓文君芳心。
在當時封建禮法嚴苛的社會裡,卓文君更是在遭到父親反對後敢背負着離經叛道的罵名與司馬相如連夜私奔。
她的父親卓王孫已成巨富,擁有良田千頃;華堂绮院,高車驷馬;至于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勝數。
而卓文君放着千金大小姐不做,為愛情抛頭露面,當泸沽酒,憑着經商頭腦一舉扭轉了司馬相如的窘困家境。
許多人佩服她敢于沖破封建枷鎖追求愛情的勇氣,又有人慨歎家有賢妻,夫複何求。
可就是如此為愛情無悔付出,一往無前的女子,還是經不起人心的善變,司馬相如終歸還是負了文君。
司馬相如謀得中郎将的官職後,欲納妾,文君為表明心迹做《白頭吟》《訣别書》欲自絕,司馬相如這才打消了念頭。
司馬遷筆下的司馬相如才氣沖天,也正因此才為其列傳,可太史公因為對其才華的肯定而在寫他們的愛情故事時采用了曲筆。
但這很明了的反映出司馬相如負了卓文君,他也并非大家口中的情聖,他實質上是和縣令唱了一出雙簧,騙取财色罷了。
他愛過卓文君嗎?也許吧,但一個捉襟見肘的窮光蛋就算再有才華,也難以出人頭地名揚天下,她對卓文君的感情是充斥着功利性的。
在我看來這個流傳已久的千古愛情佳話隻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司馬相如辜負了這個癡情的女子,可是,怎麼會不辜負?
不是擁有的反倒成了多餘,是擁有的不是你全心全意愛的,情投意合算得上一算,可配偶的價值也正是你所需要的。
不用鼓吹愛情之偉大,我們都隻不過是凡夫俗子,能夠成為多餘的必定是輕而易舉能得到的,門當戶對的理念從來都是屢試不爽,可無數紅男綠女對其嗤之以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競相重蹈覆轍。
愛情也是化學反應,在适宜的條件下反應時火花四射,但我們如何能夠一直反應下去?
若真有此種情況,大腦分泌物多巴胺源源不斷出現,那兩個人豈不很快身體虧空?此為情深不壽。
并非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愛情原本就不可能持續恒溫,婚姻是保障,婚姻裡的愛是非常複雜的,那些激情似火的愛情會慢慢蛻變成恩情,親情和責任,恩愛如斯。
乍見之歡始終不及久處不厭,真正的愛表現為專注,一個心裡永遠住着白月光,胸口永遠點着朱砂痣,總是嫌棄枕邊人是飯粘子,蚊子血的人,也許從一開始就不那麼愛,婚姻也不過是将就和湊合。說愛,就太過沉重了。
03
已擁有的也許判斷得出是湊合,但得不到的也未必是最好的。
就不應該以征服欲爆棚為借口,就可以放肆地對得不到的牽挂,更不配對擁有的暴殄天物。
你不是從結婚開始才發現是将就,你是從戀愛,相親開始就已經知道僅僅是合适,那麼在婚姻裡又有什麼可矯情的?
也許犯賤就是人類的天性之一吧。
那些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騷動的不是愛情,是未知的好奇,是不甘心,是征服欲罷了。
那些個已擁有的反倒成了多餘,多餘的僅僅因不是全心全意的愛,摻雜了太多功利性自私性目的性的需求雜質。
隻有認清楚得不到的到底是自己幻想的完美情人還是那個早已了解到爛熟于心卻始終放不下的人,才能分辨得出你僅僅是不甘心還是你在經曆一場曠日持久的失戀。
那些住在心裡的白月光,長在胸口的朱砂痣,是她,又不是她。
愛或不愛,隻有自己心裡最清楚,如果一個未娶一個未嫁,确定很愛她,為什麼不踮起腳尖去努力夠得到她,為什麼不努力讓自己變優秀去配得上她?
說到底,她還是不值得或者不足以成為你蛻變的動力,其實每個有相似境遇的人都異常清楚自己内心,是不愛罷了。
若所有的努力都試過了,她注定是遙不可及,那麼你的癡心變成了妄想,還有什麼意義讓你不放過自己呢?
人生很苦,能擁有一個陪你度過漫長歲月的人是你畢生的幸運,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比起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眼前能緊緊抓住的才是最珍貴的,且行且珍惜。
-end-
話題讨論:愛情裡,得不到的是否都有在騷動?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