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練習太極拳的手臂,要沉肩垂肘,要松柔圓活,忌僵忌滞,動作橫豎、順逆、升降、開合,均要作大小不同的弧形或環形,各關節、經絡、肌肉纖維要舒松和順。動時,以手領肘,以肘領肩;定時,以肩催肘,以肘催手,運行的手臂微有膨脹感,始終要貫串手臂運動時,膊随肩轉,肘随腕轉,腕随掌轉。上下一條線,全憑腰臂轉。開勁如貓捕鼠,合勁似猿攀岩。總之,全身上下内外,開合收發的動作姿勢,均能将龍、虎、熊、猿、鶴的五種動物形像反映太極拳上來,取得保健養身的作用,這感覺是很有趣的。正因為如此,太極拳才能長期廣泛流傳,長盛不衰。
4.眼:眼與精神是相聯系的,眼是最靈敏的部位。整套動作都不離開眼睛,每個動作運行,都要做到瞻前顧後,左顧右盼。一動眼先動,然後手、腳、身跟上去。老拳譜說:“一轉眼全身全動”, 這就是說:始是意動,繼是内動,然後是形動的鍛煉方法。太極拳精神作用的強弱,往往能集中地通過眼神表現出來。也就是意到、氣到、眼到、神到、形到,一到俱到,一動皆動,意氣神形合一。此外,耳與眼也有聯系,當然,耳主要是靜聽,但功夫純熟的人,能以耳代目。
5.螺旋(纏絲)式的練法:太極拳所有動作,都是以源動腰脊,勁貫四梢,順逆旋轉始終不丢掤勁、圓勁。要深刻領會,逆旋為動分,用丹田勁運到四梢,肩催肘、肘催手; 胯催膝、膝催足,是呼氣、是開、是發勁。順旋為靜合,将四梢勁以鼓蕩形式,複歸丹田。則以手帶肘、肘帶肩; 足帶膝、膝帶胯,是吸氣,是合,是蓄勁。太極拳一招一式、一舉一動,始終要保持掤勁與圓勁。手、肘、肩、胯、膝、足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環圈、弧圈、順圈、逆圈、橫圈、直圈等錯綜交織着。這些圈又是以腰為源動。功夫練得越深,内勁質量越高的人,這些圈越小。練習太極拳外形是很重要的,但内氣鍛煉更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