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和糖,這兩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離不開的角色,竟然有着幾乎相同的命運:從愛得死去活來到恨得要命。
我們對它們,先是頂禮膜拜,奉若神明,幾乎捧上了天。然後則是始亂終棄,大加撻罰,避之唯恐不及。
我們對鹽和糖的認識,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轉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請大家慢慢看來。
我們先說鹽再說糖。
鹽,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人們的餐桌上,請問哪一道菜中沒有鹽呢?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每一道菜中如果沒有了鹽,滋味會怎麼樣呢?
鹽所帶來的鹹味,是中國人最偏愛的味道。一份關于中國人口味的調查顯示,“鹹”以高達66.5%的得票率擊敗了“辣”和“甜””。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飲食中,鹽是烹饪佐料裡必不可少的,因為人都需要攝入鹽分來保持體力。
還記得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為了讓被困山上的紅軍戰士吃上食鹽,潘冬子機智地将浸過食鹽水的棉襖裹在身上,躲過敵人的搜查,帶進山中。在特殊的曆史時期,鹽是那麼的寶貴。
在其他國家,鹽也是那麼重要。在古代俄羅斯,面包和鹽象征着富足和健康,所以主人會身着盛裝,擺放一桌盛宴,并将一兩塊面包和鹽獻給客人。
如今,鹽已經不再是稀缺物品。然而,在中世紀的俄羅斯,鹽的價格相當昂貴,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在17世紀中葉,鹽價上漲曾導緻莫斯科發生騷亂。鹽稅在19世紀末被徹底廢除之後,鹽才成為人人買得起的必需品。這就是俄羅斯人在特殊場合會呈上鹽的原因。
俄羅斯新婚夫婦的父母會在婚禮儀式結束後,用面包和鹽迎接自己的孩子們。丈夫和妻子會掰下一塊面包,蘸上鹽,互相喂食。這表明他們已經準備好分擔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并承諾永遠照顧彼此。
鹽不隻是一種調味品,它還是國家的一種戰略物資。
《管子·海王篇》中說:國家征房屋稅,人們會毀掉房屋;征樹木稅,人們會砍掉樹木;征六畜稅,人們會殺掉牲畜;征人口稅,人們會拒絕生育。隻有國家壟斷食鹽,人民才無法逃避。因此,鹽就成為最理想的稅收工具。人人都離不開鹽,這就決定了誰也逃不了稅收。
正是因為中國古代政府掌控了鹽,才有财力來維持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然而,近些年來,随着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鹽的看法發生了180度的反轉。
有研究統計了2009-2012年中國20個省市的食鹽攝入量及鈉攝入總量,結果顯示:平均每個健康成年人一天要攝入9.1克鹽,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入量不應超過5g。
現在醫學常識也告訴我們,鹽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1. 常年高鹽飲食容易導緻高血壓;
2. 高鹽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增加中風的風險;
4. 誘發胃癌。
2013年,有專業學者分析中國高鹽飲食導緻的疾病負擔後發現,中國因高鹽飲食導緻的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12.6%,因高鹽飲食導緻的死亡共計1176553例,且年齡在50-69歲之間的人因高鹽飲食導緻的死亡比例最高。
于是,鹽,成了衆矢之的。
我們再來看糖的命運。
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甜蜜的象征。
中國人結婚要撒喜糖。在以前,小夥伴之間表達友誼的最隆重的方式,就是給對方一顆糖。
有一個故事,忘記是從那裡看的了,說的是一個挺困難的時代,不知是在集中營還是三年困難時期,有姐弟二人艱難地活着。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得到一塊糖,有塑料包着的方塊糖,二人視如珍寶,每當難受和絕望的時候,就拿出來舔一下。這塊糖他們吃了一年多,每一天的堅持,都是為了下一次舌尖同糖塊的輕觸,最後他們終于活了下來。每當我吃甜的東西,都會想起這個故事,我們習以為常的甜味,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竟然可以成為支撐人們忍受煎熬,繼續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1947年季羨林去濟南走親訪友時,國民黨高級将領王耀武邀請他回山東工作,并派人給他家送去了面粉、白糖等禮物,王的車隊驚動了佛山街,季氏從此名聲大振。
糖,在上個世紀那個物資極度匮乏的六、七十年代,算是最好的營養品之一,相當緊俏。一個季度一個人才配發一二兩,按票購買,而且一般隻能買到黃褐色紅糖。精加工的白砂糖、冰糖更加緊俏,隻有婦女生小孩、居民生大病住院以及享受特供的人員,才能憑“特供糖票”買到一些。農業人口幾乎沒有定量供應,隻能靠出售糧食和農副産品,得到獎售糖票。
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高粱饴還是過年才能吃到的奢侈品。
把白糖或者糖果作為禮物、特産饋贈親友的習慣,也是進入21世紀之後才逐漸消弭的。現在的人們雖然不送糖了,但跑到國外旅遊,還是會帶來一堆榴蓮酥、鳳梨酥之類的送人吧。
吃糖,是很多人的喜好,包括一些名人。
魯迅先生就很愛吃甜食。他在北京任職期間,每月拿到工資之後,要去法國面包房買四十個奶油蛋糕。當時,奶油蛋糕一銀元20個,上世紀20年代北京的物價,一銀元可以買到三十多斤上好的大米,據此折算,奶油蛋糕的價錢可謂不菲。不過據說這是他孝敬母親的,魯迅先生自己則更喜歡滿族的甜食——沙琪瑪。
一代才女張愛玲對甜食的愛好深入骨髓。年幼的張愛玲,有段時間,每天晚上都去起士林餐廳吃奶油蛋糕,早餐喜歡吃的是現磨咖啡配奶油面包。
國學大師王國維對于甜食更是愛不釋手。他的卧室裡擺着一個朱紅的大櫃子,上面兩層專門為他放置各類零食和甜點。櫃門打開,裡面琳琅滿目,簡直就是一家小型的糖果店!有焦切糖、小桃片、雲片糕、酥糖等蘇式茶點,還有紅棗、蜜棗、花生糖,當然也少不了北京特産茯苓餅。王國維的夫人,每個月都會從清華園進城采買零食和日用品,每次都拉回滿滿一洋車的甜食。
實際上,就在人們對糖鐘愛有加的同時,一股警惕和反思的暗流一直在湧動。
古希臘人認為, 糖消磨了人的意志,使食用者犯困,是“甜蜜的惡魔”。
2008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和神經學科的研究者,做了一個有關“糖瘾”的研究:讓老鼠經常性吃糖,然後就不再喂糖了。斷糖之後,老鼠開始變得瘋狂、焦慮、煩躁,不喜歡動,不去迷宮探索,隻是喜歡呆在一個地方,悶悶不樂。
衆所周知,毒品能讓人上瘾,殊不知,糖也是如此。
2012年2月,美國權威專家,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雜志的一篇題為《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是一種有潛在危害且容易上瘾的物質,就像煙瘾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讓人想不到的是,吃甜食和吸毒,對大腦的刺激居然是一樣的,糖瘾犯了,猶如毒瘾。
2016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研人員,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内科雜志》發表論文,揭露美國制糖業的黑幕。
該文章指出,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有研究認為高糖、高脂肪是“罪魁禍首”。
于是,美國制糖業為了利益,便收買了一批科學家,讓他們發表對糖有利的研究論文,把鍋都甩到脂肪身上,弱化與糖的關聯。
制糖業收買的其中一名營養學教授,正是美國第一版膳食指南的起草者。直到2016年發布的第八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才首次限制添加糖的攝入量。
逐漸地,人們開始關注糖對人身體的危害。
發表在《美國心髒病學雜志》的一篇文章表示,誘發高血壓的罪魁禍首或許不是鹽,而是糖分。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三次以上含糖飲料會讓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7%;與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喝含糖飲料會讓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6%~70%。
人們還發現了糖的其他危害性:
簡而言之,吃糖會讓你變老,變胖,變傻,早亡!
講完了我們對于鹽和糖的認識,接下來說幾點拙見。
第一,随着時代的發展,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總會有變化的。科技在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認識水平也在變化,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就會多角度、多維度、更深刻。
比如,中國北方人以面粉為“細糧”,祖祖輩輩對各種各樣的面食有很深的感情。然而,有一本書卻幾乎颠覆了我們的認知。《谷物大腦》,這本書來自于一位神經學醫生,其核心觀點與我們的認知大相徑庭。他說,真正危害我們健康(尤其是大腦健康)的食品不是脂肪,不是膽固醇,而是谷物(麸質,比如面粉、面包)以及各種碳水化合物(比如糖)。作者認為,現代人類之所以會被肥胖、心髒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症等各類慢性疾病困擾,罪魁禍首就在于“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在他看來,現代人吃了太多高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有麸質的面食,進而觸發了各種炎症。
看了這本書,人們驚呼:這還讓不讓我們吃饅頭大餅了?
第二,每種事物都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說白了,什麼事兒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這是事物的二元性。鹽和糖是這樣,其他事物也是這樣。
比如塑料,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工業生産還是日常生活,仿佛離開了塑料我們就會舉步維艱。但是,英國《衛報》評出了“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獲此殊榮的,就是人們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大量棄置的塑料袋垃圾,已經造成農田和河流的嚴重污染,破壞了我們所處的生态環境。
第三,我們還回到鹽和糖的話題上來,我覺得對它們最恰如其分的認識還是得回歸“中庸之道”。人們戲說,離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我們對待鹽和糖也是這樣,“寡”和“濫”是走極端,都是錯誤的。不偏不倚,物盡其用,才能更好地體現其價值。
第四,對鹽和糖的認識,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借鑒意義。我是當老師的,說着說着就犯了職業病,什麼事兒都能和教育挂上鈎。
如果把鹽對應于“适口的滋味”,把糖對應于“甜蜜的愛”,我們的家長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所給予的“适口的滋味”和“甜蜜的愛”是不是太多了?上文已經談過了,鹽和糖過度食用可是有害的呀!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家都有好幾個孩子,父母忙于上班,忙于勞動,無暇顧及孩子,等于散養,可這一批人照樣都長大了,甚至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八九十年代以後,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重視了,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跟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别。然而,許許多多的“問題孩子”卻一個個冒了出來。
這不得不讓我們問個為什麼。
把自己所擁有的最好的資源都給孩子,這是所有家長的共性。這并不是錯誤。
可是——
孩子喜歡什麼,最享受什麼,我們就給他們什麼,譬如:好吃的、好玩的、遊戲、手機、生日宴會……
孩子不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我們就全都替他們擋住,譬如:做家務、跑步、寫日記、做志願者……
如果我們真的這樣教育孩子,那最終是成就了他還是害了他呢?
2021年2月1日 下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