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108)
特别說明,文中方藥僅供中醫醫師交流研究用,請勿自行使用。
經考古人員考證,漢代中藥半斤為八兩,一兩為15.625克,一錢匕=1.5~1.8克,一分=3.9~4.2克,我們實際運用時,可根據患者病情緩急輕重,按一兩=3~16克進行換算。水一升為200毫升,一合為20毫升。
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方子,但是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方子,以至于惜字如金的傷寒雜病論用整整十二條條文(其中傷寒雜病論八條,金匮要略四條)來長篇累牍地闡釋這個方子。
是的,這是傷寒雜病論中,組成簡單,但用途最複雜的方子之一:
它叫五苓散,由五味藥物所組成:白術十八铢(約12.6克)),澤瀉一兩六铢(約19.825克),茯苓十八铢(約12.6克),豬苓十八铢去皮(約12.6克),桂枝半兩去皮(約7.8克)
用法:以上五味藥,搗為粉末,用米湯送服,每次僅用一1方寸匕(約為2.74克)
請注意五苓散的用法,這是五苓散中最關鍵和精粹的部分。
讓我們從易到難開始前行。
一、利小便
《金匮.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第4條如此描述“五苓散”的功效: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這一段的前半部分不難理解,白術燥濕利水,澤瀉利水滲濕,茯苓、豬苓利水滲濕,桂枝發汗解肌,所以當然能夠利小便,發汗,但是,為什麼可以治療口幹欲飲呢?此段條文必須與其他條文互參,才能明晰。
五苓散有利小便的作用
二、五苓散能治的是口渴欲飲,但水入則吐的症候
不能見到口渴就用五苓散,此處需要和白虎湯類方證鑒别。白虎湯證也會出現渴而欲飲,但是白虎湯的渴是“大渴煩不解”,渴的程度比“五苓散證”深,而且更關鍵的是,白虎湯證的患者,見到水會大口大口狼吞虎咽,不會“水入則吐”。
而雖有口渴欲飲,但“水入則吐”是五苓散的顯著特征。
《傷寒論》第74條對五苓散功效的闡述比較詳細,我們可以将其作為解密的題眼: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為水逆,五苓散主之。《金匮.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第5條又将此條重複叙述了一遍,可見此則條文的重要性。
發熱一周左右不緩解,汗出過多,會導緻胃津流失,胃中幹枯,于是出現口渴。和“白虎湯證”有區别的是,五苓散證還兼有三焦氣化作用失調,三焦水道不暢的現象。
一方面為胃中津液流失,出現胃中幹;一方面在人體三焦水道的肌、心下、小腸、膀胱等環節由于某些器官作用的失調,在如上環節出現了水、濕、痰、飲的停滞,盡管患者口渴欲飲水,但由于三焦水道的某個環節有水濕停滞,所以水入則吐。
當然此時水濕痰飲停滞的程度并不深,所以僅僅用2.74克作用的五苓散,米湯送服,則可通調水道,恢複人體的氣津循環。
由此可見五苓散之所以能夠起效,關鍵點就在于五苓散可以暢通水道了。
口渴欲飲,水入則吐
三、米湯也不可忽視
很多人見到書上說五苓散能夠治療“口渴欲飲,水入則吐”,于是見到入上症狀,便投予五苓散,大劑量水煎服,結果不僅不效,往往口會更渴。
這是因為忽略了五苓散的用法,五苓散用的是散劑,每次的用量很小,也就2、3克,目的是通調水道,患者真正大口大口喝的是米湯,所謂梗米,味甘,苦,平,無毒,可益氣,可生津,乃經方中生津的要藥,白虎湯中即配伍之。
所以在這兒通調水道的是五苓散,止渴的米湯。
米湯
五苓散之妙,由此可見一斑。
下期繼續說五苓散及其變方,不見不散。
我的醫師黃繼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