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最煩的兩件事應該就是期末考試和體能測試,其中以體能測試最讓人頭疼。體能測試,對于運動量驟減的大學生來說,簡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山。但是,體能測試對運動員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們每天都需要進行專業嚴格的訓練,一個體能測試又有多難?然而從近期的一些新聞來看,體能測試确實難倒了一大批運動員,甚至包括一些世界冠軍。
幾天前的全國遊泳錦标賽賽場,傅園慧在預選賽排名第一的情況下,竟然無緣最終的決賽,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标;王簡嘉禾在打破1500米自由泳亞洲紀錄的情況下,沒能入圍決賽名單,原因是體能測試不達标;張雨霏創造了新的100米蝶泳亞洲紀錄,還是沒能進入決賽,原因依然是體能測試不達标。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如果這些世界冠軍能夠創造亞洲紀錄,卻無法通過體能測試,那麼到底是體能測試太難,還是亞洲紀錄太簡單?
對于中國泳壇接連出現的尴尬新聞,知名體育人黃健翔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己的兒子學習遊泳7、8年,隻要上了岸就什麼都不會,任何體育項目都使不出力氣。黃健翔表面上是在說自己兒子的事情,其實是在指責中國體壇奇葩的體能測試制度。黃健翔還說了一句:"我做夢也沒想到,中國遊泳也有這一天!"黃健翔之所以會這麼說,還是因為幾個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關于足球運動員"跑不過"清華體育生的争論。
當時,王興認為清華的學生每年都會進行3000米測試,體能狀況要比大多數中國足球運動員更好。随後,中國足壇和中國學術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争論,不少專家學者紛紛出面抨擊中國足球,連球迷也跟着挨罵。黃健翔是最早發聲的體育人,他認為足球運動員的體能情況不能和專業技術挂鈎,很多外行人不應該帶着主觀思想去評論。黃健翔的觀點還算比較中肯,但是在一些"痛恨"中國足球的人眼中,他是在為國足"洗白"。迫于強大的輿論形勢,黃健翔等一批體育人不得不保持沉默。
如今,中國遊泳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黃健翔也迫不及待地出來發。今年2月份,總局下發了一個文件,要求所有運動員加強體能訓練,并且需要接受嚴格的體能測試,主要分為3個大項,隻有每個單項超過75分,總分超過240分才能視為合格。在這種規則的影響下,包括傅園慧、葉詩文、王簡嘉禾在内的泳壇名将紛紛吃虧,雖然他們的專業能力依舊很強,但還是無法進入最終的決賽。其實,總局重視體能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像這樣不考慮具體情況,強行将體能測試和專項成績挂鈎,實在有些業餘。對于一名運動員來說,首先要具備充沛的體能,然後才能提高專業能力,但是在中國體壇的大環境下,出發點好的政策和規則,往往都會變了味,這也讓他們倍感無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