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球環境治理所存在的困難?作者:山東社會科學院 卓成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分析全球環境治理所存在的困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山東社會科學院 卓成霞
英國是典型的“先污染、後治理”國家。曆經160多年治理,有效控制了環境污染,成為環境治理的典範。2019年英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3.54億噸,比2018年下降2.9%,碳排放量降至1888年的水平。治污技術與産業“聯姻”鑄就環保治理高效的傳奇。
目前,我國具有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産業結構和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環境治理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借鑒英國經驗,促使環保技術與産業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我國環境治理水平提升。
英國環境治理技術的主要經驗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加快技術研發與産業深度融合,形成了政府投資、技術支撐、産業聯動的治理格局,築牢了環境治理的支撐點。
政府持續加大投資推動環保技術研發。據2019年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發布《主要國家研究開發戰略報告》顯示,英國用來支持環保技術的研發經費自2000年以來一直呈增長趨勢。英國政府通過基金的方式來彌補公共部門研究機構自身的技術轉移在市場發展的不足。2001年,英國建立了由政府投資、按企業方式運作的碳基金非營利組織,旨在幫助企業排除低碳生産模式轉變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經濟和管理障礙。對具有市場前景的低碳技術進行商業投資,幫助其擴寬市場。
經過近百年的技術研發,英國企業在低碳、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等領域形成自身優勢,特别是碳捕獲和儲存技術開發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在清潔技術、水處理等領域也形成環保産業新的增長點。英國通過政府對環保企業注入強大資金流,奠定技術創新與産業融合的先發優勢,實現了企業轉型升級與技術市場化的共生共榮。
以技術革新節約能源緩解污染排放。英國工業化早期,煤煙過度排放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首要因素。為解決用煤污染難題,英國加速環保産業技術改造,利用清潔能源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為降低煤炭污染,英國創新選煤技術和礦井開采技術,不斷嘗試技術革新,提高生産效率。比如,使用鼓風機作為氣流的高爐,每生産1噸鐵需要的煤炭從2.5噸降低到1.9噸,大大減少了煤的使用量。
總之,英國通過加大能源的利用效率、溫室氣體的淨化等領域的科技創新,走出一條環保治理新路子。
全力打造集團化環保技術推廣模式。英國工業化後期,為确保本國環保技術價值的利益最大化、實現技術的商品化,英國構建了完備的技術推廣轉移體系。1949年英國建立了國家研究開發公司,負責對政府資助下的研究成果進行技術商品化推廣。1981年,英國将國家研究開發公司與國家企業聯盟合并,更名“英國技術集團”,主要為英國大學、研究委員會以及政府研究機構創造的新科技和工程産品及工藝提供财政資助,促進其技術開發。目前,此機構已經私有化并上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專門從事技術轉移的科技中介機構之一。
同時,為破解曾經先進的技術因授權延誤而導緻有可能過時或被新技術取代的難題,英國加快了專利申請審批進程,有力保護了申請人技術發明權益和研發積極性。
另外,1995年,英國政府在《英國競争白皮書》提出組建環保市場局,旨在協調英國的環保産業與市場,幫助英國環保産業全方位進入國際市場。
英國通過持續環保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從市場的實際需要挑選技術項目,并通過最有效的手段将技術推向市場,對控制大氣污染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國治理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随着中央生态環保督察的強力推進、環境監管的不斷收緊、标準政策的不斷加嚴、各項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的持續開展,我國環境治理對先進、适用的技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市場需求。英國環保技術與産業融合的治理經驗,對推動我國環境治理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以高新技術促進産業結構轉型,提高環境治理的收益。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産業,力求形成環保産業帶,以聚合多邊資源,激發産業轉型變革。引入第三方綜合環境治理服務商,将污染治理工作分行業整體打包給“環保管家”,以市場招技術、引服務,培育行業環保治理龍頭企業,改善企業各自為戰的低效治污狀況,提高環保治理的組織化水平。建立虛拟環保産業集群實驗基地,将分散的高新技術企業按行業價值鍊整合,突破治污地域性限制,提高原材料、資本、技能、勞動力利用率。
推動技術革新,提升環境治理的效能。激勵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技術,尤其環保産業涉及的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統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建立産業和企業融通的快車道,推動已有技術、正在開發的技術快速轉化成生産力,增強環保産業造血能力。把數據賦能作為産業升級的助推器,推動人工智能與優勢産業集群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傳統環保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标準化。
加快搭建環保技術的增容平台,擴展環境治理的鍊條。搭建技術推廣平台,解決企業轉型升級技術的聚集問題。積極引導我國先進企業将成熟技術單獨成立新的技術服務公司或建立扶持技術推廣中介機構。利用平台把分散在不同區域、專注于不同技術的企業連接起來,實現鍊條拉伸和功能整合,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一體化技術改造方案,把先進企業的好技術推廣出去,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引進來,把現有技術進行再改造再提升,促進環保企業成長壯大。對仍使用我國拟淘汰類項目、落後産能、技術裝備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生産線等的企業,實行節能環保的老樹發新芽策略,實現企業集群轉型升級。
來源: 中國環境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