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并起bi jian bing qi
比肩而立bi jiān er li
【典源】戰國·荀況《荀子·非相》: “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态度,拟于女子。婦人莫不願得以為夫,處女莫不願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為臣,中父羞以為子,中兄羞以為弟,中人羞以為友。”
【注】亂君:君下當有“者”字;亂君者:犯上作亂的人。儇(xuan) : 輕薄巧慧,指輕薄少年。比肩:并肩。
【釋義】比肩并起指肩并肩地一齊起來,形容人數衆多。
【書證】東漢·班固《漢書·路溫舒傳》: “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并立,”宋·陳亮《賀周丞相啟》: "雖使間世而生,何異比肩而立。”清·蔡東藩《明史演義》第九十八回:“自成以革、左諸賊,比肩并起,恐他不服,遂用李岩計,洋清革裡岩,左金玉入宴,酒酣伏發,刺死兩人。”
路溫舒編草抄書
路溫舒,字長君,是巨鹿東裡人。他的父親是裡的守門人。其父叫路溫舒去放羊,路溫舒看到湖邊有蒲草,就采了很多,回來後,把蒲草裁成一條一條的,然後編起來,用來抄書。
選自《邯鄲成語典故》苑清民主編(侵權馬上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