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對小動物是非常感興趣的,為了讓孩子們喜歡上讀書,我們的語文教材也是貼近了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課本中出現了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或可愛,或有趣,或自大……很多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點,那麼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教材中,那個動物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呢?今天【龜仙島】武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盤點,看一看到底誰才是小學低年級課本裡的動物“王者”。
一年級上冊入選動物:
兔子、青蛙、雞、鴨、魚、狗、貓、鳥、馬、松鼠、刺猬、鵝、烏鴉、鴿子……
第二名:雞。出現了5次,雖然活動動物不常見,但是像什麼雞腿,雞肉……這些還是經常能見到的,隻是看到這些食物,很難和課本聯系起來。
第三名:小鴨子、小猴子。這兩種動物都出現了4次,鴨子主要是,站在老牛旁邊、畫了個楓葉、叫了個嘎嘎、比了個尾巴;小猴子織了個毛衣、撈了個月亮、比了個尾巴、還有一個大馬猴在下棋。
第四名:小魚、小狗、小貓、鳥。這四個動物都出現了3次。期中狗和貓常常是一起出現的,一起拔過蘿蔔,一起叫喚。
第五名:馬、松鼠、刺猬、鵝、烏鴉、鴿子。這些動物在課本中出現了2次。基本也沒有什麼特别的存在感。
入圍獎:還有一群打醬油的小動物,他們隻在課本中亮相過一次的:小蝸牛、烏龜、小熊、老虎、獅子、長頸鹿、大灰狼、孔雀、牛、大象、蟑螂、鼹鼠、企鵝。
一年級下冊第一名:青蛙、小蜻蜓。出現了4次。
青蛙四次都不過是吃害蟲,叫。
蜻蜓的故事精彩多了,蜻蜓送了迷路的螞蟻,立在荷葉上,立在尖尖角上,還在半空展翅飛翔。
第二名:小兔子、牛、小魚兒。
兔子3次:一次要下雨了,一次“咕咚”一聲領着大家跑,還有一次被下山的小猴子追。
牛:一次是妞妞的順口溜,一次是攔住了被“咕咚”吓壞的動物們,還有一次不肯借尾巴給小壁虎。
小魚兒:一次告訴小兔子要下雨了,一次在圓圓荷葉下嬉戲,一次不肯借尾巴給小壁虎。
第三名:螞蟻出現了2次。螞蟻一次是告訴小兔子要下雨了,還有一次是夏夜迷路了讓蜻蜓帶着回家。
第四名:雞2次:一次讓大家認識鳥字邊,一次是唐寅的《畫雞》。
入圍獎:當然還有很多動物隻是出現了一次比如:三隻白鶴埋魚、找魚、咬掉了壁虎尾巴的蛇、下山的小猴子、動物王國開大會的那些小動物、嫁女兒的老鼠;還有蜜蜂、螢火蟲、啄木鳥、蚜蟲……
通過統計對比,我們發現,青蛙才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王者,這也不難看出,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在造句、寫話的時候總是拿青蛙說事兒了。因為課本裡的青蛙太多了,耳濡目染,不自覺地就用這個小動物進行造句寫話。
那麼,你讀一年級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動物是什麼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