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小草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饷桓公藥草,中有遠志。
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
出山小草,比喻那些出來做官的隐士。
世說新語
謝安起初有隐居山林的意願,後來官府征召他的命令多次下達,不得已,這才就任桓溫屬下的司馬。
謝安
在這時,有人送給桓溫草藥,其中有遠志。桓溫拿來問謝安:“這種藥又叫小草,怎麼一種東西卻有兩樣名稱呢?”
謝安沒有立即回答,當時郝隆在座,随聲回答說:“這很容易解釋,不出就是遠志,出來就是小草。”
謝安深感慚愧。桓溫看着謝安笑着說:“郝參軍這個失言确實不算壞,話也說得極有意趣。”
後來的人就從上述故事中,總結提煉出了出山小草這個成語。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