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大多數人都必然要經曆的事情,退休金也是每個人都十分關心的事情。如何能拿到更高的退休金,讓自己的晚年幸福,已經成為了每個人的願景。但如今卻有傳言說,在同等的條件下,上半年退休和下半年退休,退休待遇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大爺和王大爺是多年的鄰居,由于年齡相仿,所以就連退休的時間也在同一年。隻不過張大爺是1月份出生的,所以2022年初,張大爺就已經提前一步過上了退休後的悠閑生活。而出生于11月的王大爺在2022年底才退休。
而先退休的張大爺在退休後的第一個月就拿到了養老金,金額為3000元,大爺拿到退休金很是高興。但過了大半年和11月退休的王大爺聊天的時候發現,王大爺的養老金達到了3195元,比自己多了近200元,這個比例着實有點高。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兩位大爺的退休金應該是一樣的。兩人的工作年限、職位、職稱、工作評級和入職時間都在同一年,可以說是幾乎相同的職業情況。但為什麼養老金會有這麼大的差别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上下半年退休的原因嗎?
其實不然。内行人表示這種相差是非常正常的,并且根據退休金的發放規定來說,也是公平的。退休金領到手具體有多少的金額,并不是根據退休人員出生的月份而判定的。而之所以出現差距,是因為兩位大爺退休的時間段不同,導緻了核算差異。
事情是這樣的,我國每年的6-12月會對上一年的退休金進行重新校準,并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部分養老金。因此,每年下半年經過重新校準之後發放的退休金,有可能會根據新一輪的校準情況,予以适當的增加。
而那些在上半年退休的人也不必擔心自己的錢會比别人少領,國家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特别制定了一個補發政策。如果在上半年當中,少領了部分金額的退休人員,相關部門會在核算完成之後,補齊這部分差額。因此,發現自己領取的養老金比下半年退休的人少的,一定不要覺得這是發放機制出現了問題,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到當地的相關部門咨詢即可。
如今,人口老齡化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我國相關部門為了真正的讓老年人老有所養,這些年來一直在付諸實際行動。3月5日,新華社就受權發布了《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其中在“2023年主要收支政策”方面提到:深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适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也就是說,雖然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到養老金上漲,但是在預算報告中提到了養老金上漲。這也意味着,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即将迎來“19連漲”。随着退休人數的增加和養老金平均水平的提高,養老金能保持連續上漲是來之不易的。
在這裡重點一提的是,雖然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已經确定上漲,但具體漲幅多少尚未公布。不過考慮到2022年經濟增長3%,物價增長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9%。而且這些年養老金漲幅處于整體下行的通道,2022年養老金漲幅為4%,比2021低0.5個百分點。所以綜合各種條件考慮,今年養老金的漲幅也可能繼續回落,預計養老金上調3%-3.5%。畢竟要兼顧退休人員的需要和物價、工資上漲的情況,考慮到公平。
可以相信的是,随着相關政策的不斷出台和推行,國家的用心良苦将進一步改善養老環境,個人也可以對未來持有更好的期望,或者幹脆用多交社保的行為來提升養老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